|
楼主 |
发表于 2005-3-11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空战能力是美军航母的薄弱之处
2000年10月17日,处于一级战备状态的美航母“小鹰”号正在日本海进行军事演习,俄罗斯的苏—25(一种即将淘汰的机型)、苏—27战斗机曾两度低超空接近并擦着“小鹰”号甲板掠过,并进行拍照,而“小鹰”号竟然毫无知觉,当舰上人员凭肉眼发现飞机尾部的俄罗斯军队标志时都吓了一跳,立即起飞拦截,事后,美国为挽回面子,说雷达早就监测到了,一切早在掌握之中。一名俄罗斯将军兴奋地说,这些特棒的小伙子应该得到英雄勋章,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时代英雄,并表示如果是战时,那么美国的航空母舰早就被毁于一旦了。
这恐怕是二战以后,外国飞机第一次飞越美国航母上空,尽管次数微不足道,但足以打破美国航母战斗群“滴水泼不进”的神话。
其实,航母是整个舰队攻击力的基石,但也是最脆弱的基石。
一、空中力量是整个航母舰队的薄弱之处
航母舰队的空防以航母为核心,分为三层,外层由F-14战斗机承担环状空域的防卫巡逻任务,中层约由 F-18战斗机对突破外层防御圈的空中目标进行拦截,内层由装备“宙斯盾”系统的防空型巡洋舰和驱逐舰拦截突破中层防御圈的空中目标。
美国的十二艘航空母舰,舰载机都在80架左右,多一点的如“肯尼迪”号,舰载飞机为85架,少一点的如“约翰·斯坦尼斯”号,舰载机为78 架。在80来架飞机中, F-14“雄猫”战斗机一般为14-20架,F/A-18“大黄蜂”战斗轰炸机一般为36架,其余的为EA-6B“徘徊者”电子战飞机,E-2C“鹰眼”预警机、S-3“北欧海盗”反潜飞机等,均不能直接参加空战。
比如,中国人所熟悉的“小鹰”号航母,上载有一个舰载机联队,即第15舰载机联队,该联队装备各型舰载机82架,其中F-14A“雄猫”战斗机20架、F/A-18C“大黄蜂”战斗轰炸机24架、A-6E“入侵者”攻击机16架、E-2C“鹰眼”预警机4架、EA-6B“徘徊者”电子战机4架、S-3B“北欧海盗”反潜机6架、SH-60F“海鹰”反潜直升机6架、HH-60H“黑鹰”救援直升机2架。这82架飞机又另编为9个飞机中队,分别是:第51战斗机中队(10架F-14A)、第111战斗机中队(10架F-14A)、第27战斗/攻击机中队(12架F/A-18C)、第97战斗/攻击中队(12架F/A-18C)、第52攻击机中队(16架A-6E)、第114空中早期预警机中队(4架E-2C)、第134战术电子战中队(4架EA-6B)、第37反潜直升机中队(6架S-3B)、第4反潜直升机中队(6架SH-60F、2架HH-60H)。
实际上,整个航母舰队的空中进攻和保护任务,全部都由F-14“雄猫”战斗机和F/A-18“大黄蜂”战斗轰炸机来完成的。
我们再来看看两种飞机的性能。
F-14是美国格鲁门公司研制的双座双发变后掠翼重型多用途舰载战斗机,1970年首飞,1972年装备美国海军。先后发展有F-14A、F-14B、F-14C、F-14D和RE-14A战术侦察机,1988年改进型为F-14B,1990年升级为F-14D。最大起飞重量33724公斤,高空最大速度为M2.34(2485公里/小时),海平面最大速度为M1.2(1470公里/小时),最大巡航速度740-930公里/小时,海平面最大爬升率150米/秒,实用升限15240米,作战半径(有机内燃油、4枚“麻雀”导弹的情况下)720公里。装有一部AWG-9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最大探测距离167公里,可同时跟踪24个目标,并同时攻击其中6个目标。机载武器有1门20毫米六管机炮,10个外挂架,可挂6枚“不死鸟”和2枚“响尾蛇”空空导弹(或4枚“麻雀”和4枚“响尾蛇”)及各种炸弹和火箭弹等,最大载弹量6580公斤。
F/A-18“大黄蜂”是原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现已并入波音公司)研制的双发多用途舰载战斗攻击机,1978年11月首飞,1983年装备美国海军,现今有F/A-18A、F/A-18B、F/A-18C、F/A-18D、F/A-18E、F/A-18F六种型号。F/A-18E/F是波音公司在F/A-18C/D基础上改进研制的新型舰载战斗攻击机,称“超级大黄蜂”,1999年11月首批装备美国海军航空兵“飞鹰”中队,美国海军计划至2010年共装备548架,以替换现役的F/A-18C/D和F-14战斗机。F/A-18E/F装有两台通用公司的F414-GE-400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加力推力97.86千牛,推重比9.0。机长18.31米,机高4.82米,翼展13.62米,最大起飞重量29937公斤,最大平飞速度1.8马赫,实用升限15240米,作战半径1231公里。机上装有一部AN/APG-73火控雷达,有效探测距离148公里,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还可携带先进战术空中侦察吊舱(ATARS)。机载武器有1门20毫米六管机炮,11个外部挂架,可携带目前美国海军武器库中的所有主要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空舰导弹、炸弹和火箭弹等,主要对空武器是AIM-120,射程60KM。最大载弹量8吨。还可携带最新研制的“斯拉姆”及其增程型地空导弹、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等精确制导对地攻击武器,
从公开披露的资料来看,F-14B/D和F/A-18E/F都属于美国第三代早期战机,其中,F-14B/D性能略差,到2006年秋,所有F-14“雄猫”战斗机将完全由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轰炸机替代。F/A-18E/F的性能与中国的歼10基本接近,但低于Su-27h和Su-30MKK,后者携带的俄制R-77中远程对空导弹和中国制造的PL-11空空导弹与AIM-120不相上下。
由此可见,在航母外层和中层防御圈的空战中,中美双方的空中力量的质量已经向中方倾斜,但是凭借空中预警机对整个战场的监视和指挥,凭借整个舰队先进的C4I系统和战斗机先进的雷达系统,加上EA-6B“徘徊者”的电子战,美国航母舰载机并不会绝对落于下风,所以,就相同数量机群的对抗能力而言,美国在中国之上,中国空军只能用数量来抵消对方的这种优势。
二、美军舰载机空战能力的极限
在92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派遣了6支航母舰队,但舰载机的表现却出乎人意料之外。
据统计,在战争期间,包括加油机等支援飞机在内,美海军6艘航母固定翼舰载机在战争中仅在陆地上空飞行6297个攻击架次,平均每天共出动固定翼舰载机421.3架次,每艘航母每天仅平均出动24.4个攻击架次,每架固定翼舰载机出动平均43.2架次,按战争持续时间43天计算,大约等于每天出动1次。以“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为例,该舰部署在靠近卡塔尔海域,战争初期位于科威特东南约280海里处,随着伊拉克海空威胁的减弱,编队逐渐北上,在地面战争开始时,仅距科威特约185海里。该舰搭载19架F/A-18多用途战斗机、18架A-6攻击机和20架F-14战斗机等固定翼舰载机,共飞行41.49架次,共投掷弹药约1615吨,平均每天共出动96.5架次。如果按每架飞机平均,每天出动1.36架次,共出动53.2个架次。即使在1991年2月下旬,“罗斯福”号航空母舰实施“高潮突击”支援地面战争时,平均每机每天也不过出动2.03架次。
而在“沙漠风暴”中,包括加油机等支援飞机在内的固定翼舰载机共419架,占盟军固定翼飞机总数2780架的15%,起降达到18.17架次,占总出动架次11.2万架次的16%,其中,红海编队固定翼舰载机飞行约6200架次,约占1/3,波斯湾编队固定翼舰载队飞行约11800架次。美国舰载机出动架次最高的是2月26日、27日达到628梁次和606架次,平均每艘航母105和101架次。
当然,在战争期间,航母并非全天候工作。部署在红海的3艘航空母舰“肯尼迪”号、“萨拉托加”号、“美国”号一般情况都是2艘航空母舰参战,第3艘航空母舰休整2天。如布署在波斯湾的“中途岛”、”突击者”和“罗斯福”号在24小时内,进行15小时的作战,每艘航母有9小时的休整时间:“突击者”在0时接班,“中途岛”号就在12时接班,而“罗斯福”号在24时接班,每次交接时有3小时的重叠时间。因此,按实际参战天数计算,每艘航母每天的出动架次略有提高,平均只有90%次左右。
在此后的波黑战争中,美国航母同样表现得不尽人意,反映出舰载机在应付小规模战争的空袭方面存在着局限性。
1993年4月,北约盟国的飞机开始在波黑上空禁飞区进行巡逻,兵力组成包括美国海军、空军和北约其他国家空军。到1995年12月,美国海军先后有6个肮空母舰编队在亚得里亚海值勤。波黑的空域距离航空母舰起飞舰载机的地点只有100海里,即使在这种比较有利的环境下,海军舰载机仅出动8290架次,只占北约出动的总架次的10%左右,而在同一时期内,法国空军出动12502架次,英国空军出动10300架次,美国空军的飞机出动24153架次,占北约出击总架次的31%。
在1995年8月、9月的2个星期,北约实施了代号为“周密力量”的空袭行动,以保卫所谓的安全区和削弱波黑塞族的军事能力,打击萨拉热窝附近的目标和波黑西北部整个塞族控制区的目标,空袭持续了11天,美国海军的58架舰载攻击飞机(36%架F/A-18,14架F-14和8架EA-6B)出动了583个对地攻击架次和165个支援架次,平均每天的攻击架次仅为53,平均每天每机的出动率仅为0.9架次,与此同时,空军46%陆基飞机的总出击数774架次,即每天70架次,每架飞机的日出击率为1.5架次。
1998年12月17日开始,美国和英国对伊拉克实施了代号“沙漠之狐”的军事打击,这次行动主要是依靠美国海军的“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实施空袭。这似乎为美国海军提供了一次很好的证明自己的机会,但实际上即使这次行动攻击目标的数量相对较少仅集中于100个目标,美国也不得不使用32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和陆基的美英空中力量才达到预定目标。当时“企业”号航空母舰搭载36架F/A-18、10架F-14和6架EA-6B组成的攻击力量,按最好的估计,搭载的第3舰载机联队每天出动50架次、每架飞机的日出击架次率为1.0。第2艘航母“卡尔·文森”号赶到海湾后,尚未发挥效能即结束了空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