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个2008年最流行的词语除了“山寨”和“雷人”,排行第三的无疑就是“囧”字了,自从李烈的《囧男孩》问世之后,有数不清的东西一夜间被贴上了“囧”以及“ORZ”的标签,甚至有人说一句“我很囧”都能显示出一种特立独行的个性。当然“囧”不止是个人脸,也可以当作一个猪脸、狗脸、猫脸,一切有两条眉毛和一张嘴的生物都适用。
不知道为什么,这条狗有了一个与奥运百米飞人同样的名字——博尔特,而且爪如疾风、视如闪电,每每能上天入地打进敌人老巢,即使背后追击着“红警三”宣传片里那样的蚊子战斗机以及暴力摩托队,我们的博尔特一样能转头用包租婆家传的那招“狮吼功”震的对手七上八下、七零八落。不过那种英雄本色离开摄影棚之后就不灵了,倒是一次次的碰壁让它捂紧额头摆出一副很囧的样子,不过狗这类动物一直是很人道主义的,不管是主人还是朋友,认准了总是会管到底,所以也难怪乎我们在台湾可以看到诸如“七将军”和“十八王公”之类的庙宇了。
《闪电狗》是给囧孩子们看的童话,就像那种阿猫阿狗以及小仓鼠之间的友谊,以及它们逃离冰冷无情的摄影棚,漂泊在外而不断冒险的成长故事。这种自由和自我的追求一开始也许是不自主的,就像我们在孩子的懵懂期不知道梦想是什么样子和什么味道,那些关于未来甚至明天的颜色都是难以琢磨的,然而一旦懂了,紧绷起的理想又成了我们的负累,开始生存进囧与不囧的夹缝里。当然这条囧狗也会在一些受伤的体验之后变得犹豫不决,甚至打算藏进自己失落的影子里,好在那个叫犀牛的仓鼠特别有热情,囧在那个透明球壳里一样散发着冲动的查克拉味道。作为博尔特超级粉丝的犀牛注定要为其提供强烈的精神支持,即使我们怎么看都有些邱如白煽梅兰芳的感觉。
囧狗、囧猫、囧仓鼠,《闪电狗》就是这样一部很囧很刺激,可以带我们完成一次精神的旅行囧电影。
曾经卡通片被认为是给小P孩看的,如今看来,像我这样的二十多岁的人也一样喜欢,或许,这也是一种对自己小P孩时代缅怀的方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