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一份廉政教育材料,上面引用陈毅的“名言”:“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印象中,反腐倡廉纪录片、教育材料经常引用这句“名言”。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在“人民网/gongchandang新闻/党员名言一百句”中查到其出处,此语出自1954年陈毅参加中共七届四中全会后写的《感事抒怀》组诗中的《七古·手莫伸》。网上有这首诗的节选,如下: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鉴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
我看来看去,实在看不出这首诗好在哪里,实在弄不懂这一句为何成了“名言”。在下不懂古诗,也不懂现代诗,但是略懂汉语,我想来想去,要评价这首诗,说得好听一点,是通俗易懂;说得难听点,是文学修养低下,粗鄙浅陋,不懂诗硬要写诗,附庸风雅,却自暴其丑。如果硬要说这几句是诗的话,翻来覆去怎么看,那也只能说是一首打油诗!
在下浅陋,也知道唐朝诗人李商隐《咏史》诗中有一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我隐约觉得,陈毅诗中“历鉴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就是由此而来,严格来说,这一句并非陈毅原创,所以并无过人之处。而另外几句,遣词造句毫无特色,平白如俚语,这样的诗,怕是读过高中的人都会写,又有什么值得称道的?
我还查了一下资料,“七古”是指七言古诗,像陈毅这首每句字数不统一、不依格律的“诗”,只能称之为“杂言古诗”。
其实一直以来,我对陈毅诗作的水平就十分怀疑,以前读中学的时候学过他的《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窃以为,以上诗句,革命战士视死如归的豪迈气魄是有的,但文字水平嘛,嘿嘿,当时我就觉得不敢恭维,如“捷报飞来当纸钱”,实在读不出有什么诗的味道,跟我读过的唐诗大不一样。不知是我的水平低,还是古诗的定义扩大了:只要每句字数统一就叫古诗?
不过他的封号是“元帅诗人”,我一介草民,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附:孟良崮战役之后,陈毅赋诗二首: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我军个个是英豪,反动王牌哪得逃。暴戾蒋朝嗟命蹇,凄凉美帝怨心劳。华东战局看神变,陕北军机运妙韬。更喜雨来催麦熟,成功日近乐陶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