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颗种子和一片树林% f: U# [6 z6 T4 i6 l9 A
+ x1 z- d$ _: m% f) o# _1 h
. |/ G& a/ G9 R 快要退休的酒仙桥中心小学的王力老师,过了一个心力交瘁的暑假,在医院病床前,她陪伴相濡以沫27年的爱人老罗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王老师没料到,老罗的肝癌发展得那么快。7月11日查出结果,7月13日住院,8月13日晚上开始肝衰竭,陷入昏迷状态。王老师更没料到的是,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一个与她非亲非故的山东小伙子赶到北京,在医院替王老师陪床。# U+ ]/ ]8 z1 P! Q6 v0 Z1 e( R, K
小伙子叫王连功,是山东莱芜钢铁厂建筑公司经理。" z/ d/ X$ S$ ]. D7 _3 H
王老师与王连功是头一次见面,但他们已通信2年多了。1994年7月,王老师正念大学的儿子罗绛因病去世,临终前,儿子对妈妈说,要把学校给他的优秀学生奖学金捐给希望工程,资助一个贫困少年完成学业。罗绛病逝后,王老师赶到希望工程办公室了却孩子的心愿。于是,山东枣庄市台儿庄一个叫姚闪闪的11岁男孩成为希望工程受助者。一个病逝的北京大学生的遗愿成就了一个农村穷孩子的读书梦。
5 G' b* n8 a& `/ J+ {+ v6 {3 a Q 报纸、电台讲述了这个优秀大学生和他做教师的母亲的爱心故事。1996年9月10日,王老师收到了来自山东某监狱的信和100元钱。写信人叫王连功,他因酒后失态,持刀打架,被判刑。妻子与他离了婚,他万念俱灰,从报纸上看到王老师的事。在信中他对王老师说:“一个大学生,临终前还要做件好事。我也是个大学生,却在这里服刑……”他痛悔地表示要好好改造重新做人,并反复申明:“这100块钱是干净的,是我积攒的生活费,请您转给姚闪闪。”
# D& x* s+ V- @9 h" I 王老师把钱寄给姚闪闪,并让孩子给王连功回信。姚闪闪给“王大叔”回了信,王连功高兴极了。王连功把王老师当成了他再生做人的恩师,大事小情都要写信向王老师倾诉。
" k1 b0 r" H2 B! W 1997年5月,由于有立功表现,王连功提前出狱。他承包了建筑公司,很快赚了点钱,并且又结了婚。这一年,姚闪闪也被评为“山东省受助特困生十佳学生”,王连功说要资助品学兼优的姚闪闪一直读完大学。今年春节,他请王老师暑假到山东去,这一回他一定要见一见王力老师。暑假时,王老师给王连功打电话,说暑假去不成山东了,老罗病重住院了。放下电话,王连功就买好火车票,第3天赶到北京,并从公司带着一位看门的老大爷,准备二人轮流陪床。当天晚上,老罗就出现了肝昏迷。“他们来得太及时了,我们孤儿寡母的,实在撑不住了。”王老师和女儿非常感激王连功。当记者赶到医院时,已知道记者要来采访的王连功悄悄地一大早乘火车回山东了,留下看门老人继续执行公司经理的任务。
7 k! l; M$ G( d1 D9 I" M( h4 z 在电话中,王连功对记者讲:这算不了什么,是王老师和她儿子的故事感染我重新做人。想着遥远的他乡一个15岁少年正努力读书,看着在医院中跑着忙后比亲生儿子还要尽心尽力的王连功,王老师非常感慨。4年前,儿子的嘱托历历在目。她没有想到,一颗爱的种竟会孕育出一片爱的树林。她相信九泉之下的儿子一定在冲她欣慰地笑呢。
' R- N* C) s0 e, \' C! t/ ? R' V2 ]) y" U* u& V5 s% }
+ z; C( J5 F8 q' X, k- p: M# {, u- ]2 ^- j6 `6 C
, u0 G! C8 }% [4 {. z) l2 P! G$ ~; Y( I3 r* n1 Y/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