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是在那阵子《挪威的森林》热的时候开始看他的书的。看过了《挪》、《且听风吟》、《神的孩子在跳舞》、《天黑以后》、《海边的卡夫卡》。看得肤浅,好读书不求甚解。
对于《挪》里面的对死亡对生命的见解印象很深: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无论谙熟怎样的哲理,也无以消除所爱之人的死带来的悲哀。无论怎样的哲理,怎样的真诚,怎样的坚韧,怎样的柔情,也无以排遣这种悲哀。我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从这片悲哀中挣脱出来,并从中领悟某种哲理。而领悟后的任何哲理,在继之而来的意外悲哀面前,又是那样软弱无力。
……
在上期的《南方周末》上,看到了对村上春树的电邮书面采访。也由此知道了他跑过25次马拉松,完成4次铁人三项赛。我觉得,一个热爱运动与生命的作家,他所能带给人的是滋滋不断的崭新元素。他说,他只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喜欢的故事,并不是抱着什么目的性的;他重视和尊重个人的自由,“就像是一堵结实的高墙,如果有撞上高墙而破碎的鸡蛋,我往往是站在鸡蛋一边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