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8|回复: 0

我对《超级战舰》的详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9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走进电影院之前,网络上以及电影简介节目中透露的信息已经告诉我:《超级战舰》是一部根据经典电脑桌面战旗游戏改编、剧情老套但特效精彩的影片。然而,为了充分利用周末的闲暇时间、享受看电影后获得感悟的乐趣,让生活更充实,知道了影片部分信息和评价的我,还是决定亲自去欣赏。
下面,我就谈谈《超级战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东西。

电影《超级战舰》海报

经典电脑桌面战棋游戏《战舰攻防战》界面


一. 美国人的主旋律

(一)最强悍的是美军


与《洛杉矶之战》一样,《超级战舰》同样是以“打赢外星人”这样再老套不过、再简单不过的剧情展示了美国军人的传奇事迹。
1.个人
(1)美国海军上尉
影片的男主角艾利克斯·霍伯(Alex Hopper)最初是一个游手好闲、玩世不恭、有犯罪前科的小混混,在参加海军之后,对军旅生活经验为零的他给上司迈克海军上将的印象是:领导能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技术操作能力都极差。可就是这样一个有名无实的海军中尉,面对着对于人类来说极其强大、极其强悍的外星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战和逆境中,用很短的时间就把自己磨练成为一位优秀的美国海军战舰指挥官、一名百折不挠的钢铁战士。可见,艾利克斯最大的优点其实是AQ极高。
(2)海军上将之女—出色的康复理疗师
性格活泼、开放的女主角萨姆(Sam)从她的父亲—迈克海军上将身上继承了阳刚之气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作为女性又拥有的温柔、细心让她成为了美国海军中的伤残军人康复理疗师。她的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为伤残军人进行情绪疏导和心理开导,这与优抚、安置领域的社会工作者很相似。失去双腿的黑人残障退役士兵米克是同事转介给她的康复个案,萨姆在与服务对象进行第一次眼神接触时,就立即察觉到他的情绪低落,已经丧失了以往的斗志。她与服务对象说的第一句话是:我感觉,你有问题。这句话尖锐而直接,目的是给服务对象造成心灵上的震撼,让他在震撼中惊醒;接着她以协商的方式试图更深入地了解服务对象的内心:除了怨气,你还有别的情绪吗?米克用写满疲惫、沮丧的眼睛看着她,有气无力道:基本没有!为了进一步确认自己的判断,萨姆并没有直接表达“我感觉你丧失斗志” ,而是用试探性的口吻问道:你以前的理疗师说你丧失斗志,是这样吗?她想让服务对象自己把情况说出来。米克忽然提高了声音:我双腿都没了还能有什么斗志?原来失去双腿这个生理上的严重摧残是导致服务对象情绪低落、丧失斗志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接着,萨姆开始引导案主回忆过去,罗列出服务对象在军中荣获的奖项和勋章,希望他能够通过回忆过往的成功、成就,重新树立信心、重新燃起斗志。谁料“回忆过去”的技巧反倒让服务对象拿现在糟糕的境遇和以前美好的经历进行对比,加重了心理落差感:我是个残废人,残废人是不能够打仗的,而我只会打仗(弦外之意就是:除了打仗我什么都不会)。个案辅导立即陷入僵局。萨姆的脸上也出现了无奈的表情,不过,工作经验告诉她:换一个自然、舒适、轻松的环境,很可能会对已经陷入僵局的个案辅导有很大的帮助。于是她立即引导服务对象到户外散步,期间,萨姆继续进行辅导,最终米克敞开了心扉、恢复了信心,燃起了斗志。
(3)黑人残障退役士兵
黑人残障退役士兵米克(Mikk)过去在战斗中失去双腿,安装了活动假肢的他曾经一度情绪低落,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成。在康复理疗师的帮助下,他重新站起来,遭遇外星人时,他的人情结顷刻之间又一次被唤醒:虽然你失去了双腿,但你仍然是一名军人,任何时候与敌人遭遇都要冷静沉着、无所畏惧。于是,身残志不残的他挺身而出,施展了纯熟的的格斗技巧:先用头撞开对手的头盔,再用双拳狠狠地攻击对手头部,然后再拼死与对手肉搏,这情境让观众既揪心又感动:揪心的是米克的生命很可能以极其惨烈的方式结束(米克最后不但没有死,而且站在了勇士的颁奖台上);感动的是从米克身上散发出来的生命力量与生命光芒。
(4)宅男研究员
卡尔(Cai)是鞍岭数据站的研究员,服务于美国空军,他的主要任务是用电脑系统对天空进行监测,然后将各种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后得出对科研有用的结论。一方面,对科学的狂热迷恋和非常强烈的科学求知欲让卡尔对自己的工作非常专注甚至沉迷,被人们视为宅男的他竭尽全力,终于发现外星人所构造的用于屏蔽人类的通讯信号的电磁场有缝隙,得出了“如果得到外星人的频谱分析仪,就很有希望与外界联系”的正确结论,因此,卡尔是科学探索道路上的勇者和智者;另一方面,卡尔又是一个很不喜欢冒险甚至很害怕冒险的人。当“让卡尔去盗取频谱分析仪”这个建议被提出时,他立即加以拒绝。可后来在萨姆、米克的一再要求下,他还是展开了行动。笔者认为,促使卡尔展开盗取行动的原因除了来自他人强行要求的压力之外,还有以下两点:
[1]外星人的入侵给卡尔自己(包括其他地球人类)的生命带来了最为严重的威胁,于是,求生的本能、救人的责任轻松地战胜了卡尔的担心和恐惧,告诉他:此时若不豁出去冒险一搏,全人类就难逃被消灭的厄运;而你自己肯定也要完蛋。所以此刻,你别无选择。
[2]研究外星人的仪器对卡尔这个科学狂热分子来说就是一项充满新鲜和好奇的有趣实验,若是得到了频谱分析仪,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的科学求知欲、而且让自己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一大步。
正因为有了卡尔的最关键贡献,萨姆才能与男友艾利克斯联系上,并且把外星人信息与指挥中枢的情况让外界知晓,从而对赢得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最重要、最关键的作用。

2.艾利克斯的团队

亲眼目睹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其他战舰都被外星人击沉的情景,亲耳听到海军舰队的最高指挥官壮烈阵亡的消息,


美军军舰被炸


约翰·保罗·琼斯号上的军人们一下子陷入了群龙无首糟糕局面当中。“军衔最高者接任指挥官”的提议马上获得一致的支持。在生死关头,军人们一起本能地作出了最正确决策:立即推选出领导者,让团队形成主心骨,才有可能继续战斗。因此,艾利克斯就稀里糊涂地成了指挥官。明知此人“领导能力极差” ,但团队中的所有人在认定他是指挥官之后,就坚决地执行他的命令,哪怕这些命令很幼稚(如命令撞向外星战舰,玩自杀式攻击,与敌人同归于尽)。我由此感叹: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正是这样的绝对服从让本来将要成为一盘散沙的团队重新生成凝聚力,正是这样的绝对服从瞬间激发出艾利克斯的领导能力、应变能力,挖掘他AQ其高的潜在优势。

3.历史名舰的出击


船员们:长官,我们已经没有战舰了!
艾利克斯:还有一艘(坚毅的目光投向“密苏里号”)
永田:你疯了?那是一座博物馆!
艾利克斯:过去是,现在不是了。
诚然,把“密苏里号”重新拉回战场抗击外星人的情节确实可以说是令我最意想不到的。我非常清楚地记得: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的仪式就是在这艘历史名舰上举行的。
影片中,“密苏里号”在1992年正式退役、成为“博物馆”二十年之后的2012年,它又一次重出江湖,在艾利克斯及其团队和几位参加过二战的英雄老兵(他们是军舰上承担日常检修、维护、保养工作的管理员)的同心协力指挥下,迎战强敌外星人。它又一次展现了自己强大的抗打击能力和不减当年的炮火力量。这位在美国人看来十分可爱、十分可敬的“老将军”在又一次光荣负伤的情况之下,仍然拼尽全力,给了外星人以重创,最后还以仅剩的一颗导弹把外星人设在鞍岭的信息与指挥中枢彻底炸毁,从而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看完这个情节,我的疑问又来了:一艘老掉牙的战列舰打赢了外星人,这是一个不负责任、天马行空的想象吧?好莱坞电影人要通过这个情节表达什么呢?
我查阅资料后发现,这个纯属杜撰的情节并不是空穴来风,反倒是有根有据的。
“密苏里号”以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家乡(密苏里州)命名,是在美军中享有盛名的战列舰,
(1)历史
它从诞生(1944年)到今天(2012年)已经整整68岁了。
(2)见证:
1945年9月2日,停泊于东京湾,成为日本受降仪式举行的场地。日本投降标志着给全球民众带来极其深重灾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画上句号。它见证了这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伟大的一个时刻。

日本投降仪式现场

美国尼米兹海军上将在日本投降仪式上签字

(3)服役:
[1] 1944年6月正式下水服役至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
[2] 1981年重新服役至1992年3月初。
(4)战绩:
[1]1945年2月—7月,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光荣负伤。
[2]1950年6月参加朝鲜战争。
[3]1990年11月—1991年2月底参加“海湾战争”(美国对伊拉克的第一次战争),期间光荣负伤。
(5)维持
在68年时间里,美国海军对它进行了很好的维护保养和及时的检修以及多次的现代化改装。
“密苏里号”告诉了我,让军舰永葆活力的诀窍:
[1]以战火洗礼和军事演习维持实战状态。
[2] 维持服役(现役)状态。
[3]一直坚持细致、认真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4]及时进行检修
[5]经常进行军事装备的更新。
可见,好莱坞电影人很有可能要通过“密苏里号”向观众表达:
[1]“密苏里号”这座“活的博物馆”在未来仍然可以参加战争。
[2]在美国人心目中,“密苏里号”这样的历史名舰所体现的价值、所发挥作用比约翰·保罗·琼斯号等等这些现役军舰要大得多。
[3] 真正的超级战舰不是外星人“超高科技”的战舰,而是人类用于抗击外来侵略的、战魂(战斗意志)不息的英雄战舰们,包括“密苏里”号、约翰·保罗·琼斯号以及在这场战争中沉没的所有战舰,而“密苏里号”就是英雄战舰最好的代表—超级战舰中的超级战舰。



外星战舰


[4]美国的军舰使用能力、军舰检修和维护保养的能力是全世界最优的。
[5]美国在海军建设方面,已经超过了其他任何一个以海军称雄世界的国家(如世界上具有最长久海军传统和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海军的“海盗国家”英国以及靠着海洋才能生存生活、二战时海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日本)。
影片中的这支抗击外星人侵略的多国舰队,美国海军是毋容置疑的第一主角,承担起了最关键的领导者角色。好莱坞电影人们要向观众们宣传:美国的军队,连把人类弄得焦头烂额甚至束手无策的外星人都能够打败,由此证明,这是一支世界上最强悍、综合素质最高的军队。无论是整体军事素质还是无论是单兵作战素质,都遥遥领先于世界。

(二)“天下第一”情结


从本质上说,无论是美利坚民族还是其他民族,都有一个渴望成为天下第一的情结。在好莱坞的电影人这里,第一,故事里的美国军人,他们手里没有任何一件超越现今时代科技发展水平的武器,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距离我们并不是太遥远;第二,充当侵略者的外星人又一次丧失了以往的超自然能力和超自然科幻武器,实力又一次大大减弱。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加上时事新闻报道的配合,让观众感觉美国人的“天下第一”总是很“令人信服” 。隐藏在“天下第一”情结背后的依然是浓厚的霸权主义色彩:美国毫无疑问是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霸权掌握在美国手里!过去(1991年苏联解体至今)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如此,不可动摇!

很明显,《超级战舰》是继《洛杉矶之战》之后,又一部主题非常鲜明的主旋律影片。


二.中国元素

(一)香港遭难


影片开始后不久,映入观众眼帘的是“外星人袭击香港”(冲撞大屿山、毁灭维多利亚港、中银大厦被拦腰截断、居民逃难等)的场面。



香港维多利亚湾遇袭

好莱坞电影人为什么要把作为中国元素之一加入电影剧情?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香港是影片的导演彼得·伯格非常喜欢的一座城市。
2.香港在世界电影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被誉为“东方好莱坞” 。
3.同样作为著名影都的香港,与好莱坞已经有多年友好交流和相互学习的经历。4.好莱坞早已把香港视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而“遭遇袭击”的情节则很可能暗示了好莱坞电影人的潜意识里强烈希望香港这个强大的对手尽快完全消失。

(二)孙子兵法

1.正用
我认为,《孙子兵法》的运用是影片里中国元素中最突出的。例如,美军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追踪外星战舰,特意关闭了战舰上的所有雷达系统,不但让外星战舰很难探测到自己一方的行踪,而且让敌人的行踪暴露无遗。这在《孙子兵法》中叫做“形人而我无形”。据网友统计,影片里,抵抗外星人的过程中,美军运用《孙子兵法》其实不止一次,例如:引诱外星战舰到浅水区——先夺其所爱,然后听矣、战胜外星战舰---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令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的还是以下两处情节:
(1)讲解《孙子兵法》的是日本人
影片中,日本海上自卫队战舰舰长永田上校给战舰指挥官艾利克斯讲解《孙子兵法》。
我本能地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讲解《孙子兵法》的人不是华裔或华人军官?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日本确实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它对于中国文化有着如饥似渴的学习欲望,它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有许多日本人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和研究都非常深入。也许,在好莱坞电影人的头脑中有一个在中国人看来极为可怕、可恨的观念:在当今社会,日本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事实上的传播者,能真正珍惜、运用、传播中国文化的,是学习欲望极强、学习能力极强的日本人。
[2]“太平洋联合军演”中美国和日本是主角,表现的是二战后一直持续到今天并且很有可能维持到将来的美日(军事)同盟关系。
[3]当前的中国不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结盟,因此华裔或华人军官就不符合影片中“参加太平洋联合军事演习”的情节需要。
(2)不懂《孙子兵法》的战舰指挥官活用中国兵法
影片中,战舰指挥官艾利克斯根本不懂《孙子兵法》,他刚开始还以为《孙子兵法》是日本人写的,可是他却活用中国兵法,成功地躲开了外星人的攻击。
艾利克斯在指挥自己的团队与外星人对战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原来这群来自外星的敌人只会依赖科技程式和分析数据,例如攻击目标一旦锁定,就不能改变(除非按照程式和数据重新设定)。正是把握了敌人“死”的弱点,艾利克斯灵活应对,对症下药,当机立断地命令让正在驶向敌人攻击目标区的“密苏里号”战舰抛锚停下来,从而灵活地躲过了敌人的密集炸弹攻击。正如明朝著名军事家尹宾商在他的传世名作《白豪子兵》中所说的:良将用兵若良医疗病,病万变药亦万变。
这个“老外活用中国兵法”的情节表明:
[1]世界文化与中华文化其实是有许多共通点的。例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与中国儒家先驱孟子的“民本”思想最起码就有以下这些共通点:
1都主张“人是根本”
2都相信“人性善”
3都支持“人的自我发展”(如自强自立)
4都强调对人的爱与关怀


[2]好莱坞电影人与日本民族一样,也是非常善于学习。他们总是能够把握到中国文化当中的那些非常宝贵而又有市场价值的东西。例如,好莱坞著名演员小罗伯特·唐尼(饰演钢铁侠那位)就根据柯南·道尔的名著《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福尔摩斯精通拳术”的描述,在系列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中就很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会打中国咏春拳的美国版福尔摩斯。

小罗伯特·唐尼在系列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中塑造的“会打中国咏春拳”的福尔摩斯形象

据我了解,小罗伯特·唐尼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钟爱中国功夫。他本人练习咏春拳的时间就长达8年。我想,小罗伯特·唐尼很可能也非常关注中国电影市场。他很可能对“叶问、咏春”题材电影风靡中国的事情做过了解和研究,然后立即把咏春拳作为制胜的法宝推出。
资深香港电影研究者魏君子先生把好莱坞电影人学习并运用中国文化的模式称之为“吸星大法”,即把中国文化进行选择性吸收(取精提纯)、内化、重新推出的过程。
据导演彼得·伯格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透露,自己在影片里让《孙子兵法》大放光芒,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作为业余拳击手的自己非常喜欢《孙子兵法》,还经常与教练讨论书里的内容。
2《孙子兵法》在美国很有市场,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商战领域)。
2.乱用
影片不止一次地提到“声东击西”是《孙子兵法》中的谋略,其实不然。我特意查阅了《孙子兵法》,发现其中并没有任何有关“声东击西”的记载。
“声东击西”的相关记载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兵略训》,记曰“将欲西而示之以东” 。后来,许多军事思想和谋略的相关著作和专门著作中都有类似的内容(如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著的《通典·兵六》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再后来,明清时期的著书立说者把这些记载总结为“声东击西”,并收入了传世名著《三十六计》。



可见导演彼得·博格并没有把中国文化学得很到家,他或许不知道在中国还有一本《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齐名。无论如何,他还是来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忽悠了相当一部分不明真相的观众。这样的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对中国人来说,也恰恰是一个考验,就看大家有无一双慧眼,能发现这个疏漏了。
导演彼得·博格一再强调:自己在电影剧情里融入《孙子兵法》不是为了中国电影市场,此举在我看来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借用《孙子兵法》,是好莱坞电影人的又一次故伎重演。

通过在情节中加入中国元素的方式,让好莱坞电影站稳脚跟进而取得压倒性、绝对性的优势,从而实现完全占领中国电影市场之终极目标,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之根本目的,这早已经是好莱坞电影人的“公开秘密”。

三.结束语

总之,无论是看《超级战舰》还是其他电影,都一定要品读出自己的味道,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悟和思考,避免人云亦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3 02: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