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特点分析及备考指导
根据省基层政法机关招录培养干警公告的相关规定,报考政法干警考试的考生除要参加公共科目考试之外,还要参加教育入学考试。而报考专科的考生需参加文化综合考试。在此,知满天教育对文化综合的试题特点进行分析,并对2012年考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给出备考建议。
(一)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总体特点
1.题型题量和学科分布
专家通过对真题研究发现,2010年和2011年《文化综合》部分题目都为41道,其中单选题35道。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的整体学科分布特点是:历史、地理、政治三科齐头并进,占据主导。
2.历史部分重在考查标志性事件
著名的历史战役,典型的历史制度、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经典的历史刊物、重要的历史文件等考点很受命题人青睐。
例题: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形成于( )。
A.西汉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答案】B。解析:隋文帝时,废除了魏晋以来选官上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3.地理部分重在考查我国地理国情、国策和法规以及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例题: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首要目的是( )。
A.调节气候 B.防风固沙
C.保持水土 D.维持生物多样性
【答案】C。解析: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主要目的是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遏制水土流失。
4.政治部分重在考查运用多种政治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例题:我国沿海水城富营养化已经构成严重的海水问题。某地勇于创新富营养化的生态修复途径,通过养殖大型藻类以有效吸收大量存在的溶解态氮磷营养物质,既修复了富营养化环境,又形成了食用性的海产品。这说明了( )。
A.污染物总是可以转化为资源实现再利用
B.思想创新是实现污染物资源化利用的基础
C.人类作用自然的行为完全遵循“循环经济”要求而发展
D.合理利用自然规律,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可以统一的
【答案】D。
(二)各学科具体特点
历史部分在2010年和2011年真题中的题量都为14道,2010年真题中9道考查了中国历史,5道考查了外国历史。2011年真题中7道考查了中国历史,7道考查了外国历史,因此,专家认为,考生需对中外历史知识都有一定掌握,而外国历史题量的加重也值得考生多加注意。
地理部分是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常识中比重较大的科目,题量仅少于历史部分。地理部分2010年和2011年真题的题量都为13题,政法干警考试考试地理部分的考查重点主要体现在读图能力和地理基础知识的储备两方面。
政治、哲学、经济部分在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常识中题量占到40%,政治和经济部分是其中的重点,哲学部分所占比例很小,因此考生可投入较小的精力在哲学部分,主要准备政治和经济部分。
(三)命题趋势
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部分的题目设计是比较下功夫的,许多题目与当年时事联系紧密,这就要求考生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注意提取重要时事内容的能力。
(四)备考建议
从复习安排上,文化综合不同于其他题型,知识性较强,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将复习计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积累。常识需要的是平时的积累,但是优质的招录考试教材或知识手册能够帮助你有针对性地复习政法干警考试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重点考查的历史和地理常识一般比较生动有趣,容易掌握,但内容较多较细,并且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专家建议用较长时间学习相关参考资料的内容。
第二阶段:习题训练。针对政法干警考试《文化综合》综合性较强的命题特点,考生应该有一定量的练习。训练题目既包括历年真题,也应该利用较新、较好的模拟试卷。在练习中,一方面把握做题的时间和感觉;另一方面,掌握考查重点,难度。通过做题重新审视自己的复习效果。
第三阶段:重新翻阅复习资料、温故知新。距离考试时间越近,考生越要切忌焦虑、浮躁,要沉得住气,静下心来,再次看书,认真把握做题过程中涉及的主要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