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文教育怎么样?华文考研好样的。 和很多人不同,我选择考研是自己的决定,家里人并没有给我很多压力,相反给予我很多支持和鼓励,就这一点,我觉得我还是很幸运的,相比那些被父母逼着去考研的同学,我心理压力着实减少了不少,另外,自己主动选择考研,而不是被迫考研,明确了是为自己读书,为自己考试,而不是为他人这一点,对之后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克服各种困难,咬牙坚持下去是非常有利的。
再谈择校择专业这一过程,当初的想法很现实,很简单,就觉得今后要是选择在北京生活和创业,需要面临各种压力,而且作为首都,这块地方藏龙卧虎的,竞争的残酷和激烈不言而喻。相反,我的老家--江西,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二线城市,不乏发展潜力,虽然长年来一直人才外流,但这样却为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此外,离家近点,能多照顾和陪伴下家人,也是当时的考虑因素之一,就这样,毅然决然地决定考回家。江西财经大学,最为江西最着名的一所高校,且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优势明显,选择包括它,也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至于,选择社会保障,当时的考虑是一方面,今后可以考考公务员,毕竟,女孩子嘛,公务员还是一份十分理想的职业,万一,到时没考上,在企业也是有用武之地的。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先说苦,考研的苦,主要集中在精神,当然肉体也苦。一个人早起晚睡不难,但要在一群人中早起晚睡几着实不易了,看着别人出去逛街,在宿舍看电影,听到别人面试成功,开始正式工作,各种诱惑、各种干扰,一波接着一波,可想而知,要有多顽强的毅力和自制力才能坚持下去。再次说甜,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战争战斗力太不堪一击了,所以明智的方法就是寻找你的考研同盟军,互相鼓励,为晚到的战友占领根据地,共享考研资料,在烦闷中开着轻松的玩笑,每周空出一段时间,疯狂吃喝玩乐,充足电继续奋斗。学习是枯燥的,但回想那段日子,辛苦中渗透着革命战友般的情谊,渗透着发自内心的微笑。
现在细说下各科的复习:
英语。让人最头痛的一科,考研成功路上的拦路虎,很多人都是因为英语不过线而落马的。对于英语的复习,必然是一场持久战,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事的,从词汇,到长难句,再到文章阅读,一环扣一环,决不能偷懒,要扎扎实实的把基本功练好,这才是王道,你可以选择一些辅助资料和技巧指导,但不能迷信他们。之后,就是实战练习模考了,题不在多,而在精,尤其注意真题的研究,考研英语试题有他很强的特性,这个考生可以再学习中自己领悟。
政治。大家会感觉政治嘛,大家都差不多,差不到哪里去,其实这个里面也是有学问的,有些人可以80多,而你可能只有60多,这个就要看个人的政治觉悟了。对于它的复习,其特点是知识点细且分散,我们的对策就是用框架图和发散思维,反复反复地看课本和辅导资料,在政治这科上,上一个好的辅导班,绝对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数学。本人不考数学,无经验可谈。但是,据身边考数学的同学透露,做题是真理,不断做题,不断研究错题,在把所有错题都弄懂弄通的情况下,考试绝不在话下。
专业课。专业课我选择的是华文考研,买了华文考研的全套专业课资料,按部就班的用这些资料作为重点进行复习,然后参考着教材查缺不漏。我一直都是跟着华文考研专业课资料的重点进行复习的,从基础班到强化再到冲刺再到模拟,我感觉很充实,复习的也很充分。华文考研怎么样呢?我个人觉得华文考研的专业课资料还是相当不错的,能够考研成功,专业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最后,我想强调的就是要调整心态,有压力是好事,但是不要把压力的看的过重,考生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心思放在复习上面,不要过多的去关注社会的舆论,父母的期望等外界因素,过分的关注这些,只会让考生跌进在压力的深渊,难以自拔。我们应该把考研当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进行的在一次的努力,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将来自外界的压力转化成促使我们考研成功的催化剂。
在此,建议各位考生,当你觉得压力过大无法舒缓时,就不要再进行任何复习,应该放下书本,做一个短时间的休息,做一点开心的事情放松心情,或者什么也不做,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彻底放松自己,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复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