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总是把读书和钱划上等号,认为有文化就等于有钱。这种心态从某种角度看是合理的,但虽合理却不能统理,世上也许有完全的过错,却未必有完全的道理。于是乎,读书便成为有志气青年的宏伟目标,但多数人却苦于没钱上学,只能认命,继续维持着穷人的身份。( ]" v; l3 A( z0 b+ q
9 q4 W1 v) G" Q/ w1 U9 w) u1 Q
时移世易,今天的中国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过去因为穷上不起学,中国遍地都是文盲,读书对普罗大众而言不过是种奢望,是不切实际的妄想。倘若偶尔冒出个大学生来,人们便会百般推戴起来,捧若至宝,阿谀谄媚之辈的马屁便也蜂拥而拍得“啪啪”响。然而今天情随境变,读书已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颠峰,谁都可以攀登,谁都可以触及。于是,遍地都是读书人,到处都是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硕士…- Y7 l7 \/ u* L7 C( ?
9 K4 [, d# m$ F9 p
可是现在读书人随处可见,但有钱人却未必随便能看到的,足见有文化就未必等于有钱,有文化未必就可以和穷人身份说再见。常听到有人说,这世界是不公平的,有钱人只会更有钱,穷人要么继续穷,要么变得更穷,这是难以扭转的潜规则。这样的心态虽然有些消极和悲观,但却足于提醒人们去进行反思的重大问题。
2 S5 y7 j0 p+ P; [ G+ S; o! @- x6 m F3 U8 W2 ~
拜托,不要张口闭口都谈钱好吗?贪钱的人最是可恶!钱有这么重要吗?3 g8 R& T% z$ X9 `: F' ]/ J
1 ]) F/ W# j4 V& n2 i
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不愧是俗话,果然俗不可耐。现在的人总是怀着这样的心态过活,凡事总是向钱看。没有钱时也不会安于没有钱,只会想着如何得到钱,实现“得到钱”的愿望的过程中不免衍生出许多想法,好的、坏的、恶的、邪的想法都有,钱像紧箍咒似的驾驭着人的思想行为。钱是什么?是一张纸。当聪明的人有一天突然醒悟过来,发现自己动辄心计,奔波忙碌不过是为了一张废纸时,那一刻是多么的讽刺。
$ l1 d. j3 @) }5 J% C [1 ]8 Y( \' l8 C- N5 X4 v" L! i
人类自抬身价,僭称“高级动物”,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高级之处。客观地说,人类是地球上最低等的生物。这话听来实在令人难以接受,但逆耳的事实多半都为人所抗拒。人就是这样,总喜欢自欺欺人。人若想成为所谓的高级动物,首先要摒弃心中的俗欲,所谓俗欲者,便是追求物质欲的杂念,这杂念可大可小,大者丧尽天良,危害无穷;小者迷失自我,宛如行尸走肉一般。欲念主宰着人的思想行为,贪婪驾驭着人的七情六欲,若想抽身脱离谈何容易,攀越“六根清静,四大皆空”境界的颠峰,并非凡夫俗子所能轻易实现的。话说回来,人标榜“高级动物”之称,实在名不符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