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山好汉的幸福生活似乎是毁在宋江手里的,他没有上梁山没有代替晁盖坐上第一把交椅之前,水泊梁山常处于狂欢状态,或是聚啸山林寻欢作乐,或是猛虎出山杀人越货,大碗吃酒肉,大块分金银,似我这般孱弱者读到此处都辄生向往之心,将法律道德丢到一边,将前怕狼后怕虎的瞻前顾后丢到一边,用可口可乐的广告词叫:这种感觉才叫爽,被现实挤压着,能这么爽一回的机会少而又少。
然而宋江出现了,先将聚义厅改成忠义堂,这个名字听起来就不爽,扛着忠义两个字,那酒还能喝得痛快吗?肉还能吃得舒服吗?行动上做土匪思想上却要表忠心不别扭吗?再说,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人家能不能听见还是个问题,是不是稀罕更是悬疑。
名头换了不算,宋江又祭出思想方针,杏黄旗上那四个字叫“替天行道”,似乎所有的统治者都会来这一手,先提出一思想方针,解释权在他手里,握住了这个解释权他就拥有了话语权,成了真理的代言人,也就等于握住了指挥群众的指挥棒。
指挥一般的老百姓易,指挥梁山这群土匪却难,然而混迹江湖最讲究的就是一个义,拿黑旋风李逵来说,虽然他对宋江的投降主义一百个不同意,并多次大放厥词,可是宋江对他有恩,他就得对宋江有义,一旦宋江决定了,他抱怨着抱怨着还得跟他走。宋江坐镇梁山,凭的不是武艺,也不是头脑,仅仅是个人魅力,那股迥异于诸位莽汉的煞有介事的劲头,就是这股让人琢磨不透的劲头,让天煞地煞都死心塌地地跟了他。
宋江的投降主义真是害死人啊,与前半部分的生机勃勃相比,后半部分可谓秋风秋雨愁杀人,曾经豪气冲天的英雄们,也就一个为作者偏爱的鲁智深算修得正果,其他的死的死亡的亡,侥幸逃生者也是苟延残喘,虚度暮年而已。
这结果似乎充分证明宋江路线的错误,有一种说法叫他拿兄弟们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乌纱帽,好像宋江小人故意把大伙带入彀中。虽然我对这位仁兄也大不以为然,看到他就觉得厌弃,却也不敢把梁山英雄想得太低,若宋江果然这样狡诈阴险,他们怎么会看不出来?且不说小诸葛吴用智谋深远,故都头林冲洞察世故,就是李逵也未必能瞒得过去,底层人物往往有自己的一种尖锐直觉,大家也不能将他想低了。
只能这样解释,不管结局如何,宋江的选择确实出于一片苦心,他是在为梁山做天长地久的打算,只能结束狂欢时代,在无路可走之后寻找一个出路,用时髦的话说,他要带着好汉们进入后梁山时代。
那么梁山的出路何在?李逵倒是很自信地规划过,出梁山,进京师,把那个鸟皇帝赶下去,让宋江哥哥取而代之。李逵到底是井中之蛙,远没有宋江知己知彼,大宋朝虽然千疮百孔,骨架子还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梁山好汉能逞一时之勇,完全因为朝廷没有全力一赴,干什么事总得算成本,剿灭他们不如放在一边合算,朝廷还没工夫对付他们。
但是,如果这群匪类真想成事,让朝廷不得不认真对付,仅凭这一百零八将加上大小喽罗,仅凭这个小山头的财力物力,必然不是泱泱大国的对手,君不见,两个皇帝都被挟走之后,人家照样能靠半壁江山建立一个国家,这说明,大宋的人心尚未全失,气数还没尽呢。
当然,也有农民起义成一番事业的例子,比如朱元璋,还有尽管功亏一篑却大为鼓舞人心的李自成、洪秀全……但是梁山人真没人家那个素质,梁山人的成分大多为小地主或其他有产者,虽然被逼上梁山,革命性却很不彻底,最容易被动摇,剩下的少数无产者,罕有领袖气质和领袖头脑,既提不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振聋发聩的口号,也不懂得像洪秀全那样装神弄鬼做好宣传工作,若不是宋江统一了他们的思想,他们基本处于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临时状态里,并不管将来如何,注定没有大的作为。
这样一个团伙,既不肯退而安生做良民,又不能进而兴风作浪成大反寇,只守着一方小天地,过着没有将来的小日子,让极少数有头脑者宋江怎么能不日夜焦虑,希望寻一个了局?
唯一的了局就是被招安,而且是越早越好,如此下去,只能将做贼进行到底,不,做贼进行不到底,朝廷不可能任由他们这样下去,等到有朝一日腾出手来:天兵一到,玉石俱粉,以一国之力对付一个山寨,他们就算再厉害——任你一身铁,能打几根钉?如上所述,灰飞烟灭是可以想见的结局,到那时,想被招安也来不及了。
早早招安,气势尚足,则有和朝廷讨价还价的本钱,前面说过,朝廷也要算成本,剿灭毕竟要付出代价,而招安只需给予若干虚实官衔,还能拿他们当枪使,使起来更加不心疼,应该算两边都合算的买卖。
所有的浪子都要回头,所有的贼都应被招安,在这个世界上,搅乱秩序的那些人终归都要重新回到秩序中,不过是以哪种方式归来而已。在最适合的时候归来,还会被秩序欣然笑纳,若是立意走不归路,将自己全然毁灭,被后世拿来作反例,其实还是归属了秩序。宋江比梁山上的所有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虽然武艺稀松,照样是他们的领袖。
他领着他们走上下山之路,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回归秩序,除了有利于和朝廷讨价还价外,回归得越早,意味着收手越早,负债越少,李逵不会再砍杀一条街,武松也不会再一口气杀人家十五口,他们就越容易被接纳,被原谅。
但是,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毕竟杀过人,放过火,行过凶,造过反,怎么可能轻易过关?秩序终究没让他们这样轻易溜过、这样容易地洗刷自己,他们还是付出了惨重代价。
上山容易下山难,事到如今,宋江唯一后悔的,或者是,为什么不早一点领兄弟下山,或者,为什么不将和朝廷讨价还价的实力积攒得更强一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