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p) e; w q; `( C 很多人都会被电影中惊险刺激的枪激场面所吸引,但其实现实中根本不可能有那样的场面,如果像电影中的那样早就死伤不少人了,如果对模型有兴趣可以看下,下面就来看下为什么说子弹的威力超乎我们的想象吧。2 ?0 O' ]0 ]1 ~' c
枪弹的杀伤主要靠动能传递,如果子弹的全部动能全部传递给人体,那杀伤是最严重的。现代小口径子弹由于长径比大,稳定性差,加上有些子弹使用空心结构,碰撞以后稳定性更差,容易翻滚,导致严重杀伤。美国等国际使用的防弹衣主要是凯夫拉等纤维材料,好处是轻便,对付一定距离的动能较小的手枪弹以及单弹片等还可以,对付大威力的枪弹就不灵了,即使不被击穿,巨大的动能也会导致人员内脏受伤。相反使用特种钢板的防弹衣效果要好一些,不过士兵负担也是很重的。 7 X4 C) E6 B" _0 Z
一般来说,大部分是事实,不过中近距离胳膊中枪还是要区分情况的,一般来说中近距离是指200米以内的距离,这个距离上自动步枪(包括冲锋枪)的杀伤力确实是最大的,但是杀伤力的大小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子弹的停止作用。打中人体后,由于存速仍然很大,多造成贯穿伤,同时由于停止作用较差,虽然后面伤口比前面伤口大,但一般来说只要不是要害部位或者主动(静)脉的话,还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 t+ y0 o7 z3 X
这种创伤机理就要说说前面提到的子弹的停止作用了——简单点说也就是子弹在进入到人体后的运行状态。首先说说炸子——达姆弹,这种子弹首先是在十九世纪中后期驻印度英军所使用,生产地是达姆,这种子弹特点就是弹芯(铅芯)头部外露,这种弹一旦射入人体,由于铅的密度大材质软,当遇到人体肌肉组织后迅速变形成蘑菇状,在肌肉组织内部产生空腔,如果射穿身体,那么对不起,后面就真是碗大的疤,即使不死,那也会造成终身残疾。
) \' v) [ `( c U4 O/ ~ 同时小口径步枪子弹的重心一般都不在子弹的中心,这样子弹射入人体内,或者遇到阻碍的时候就会产生翻滚,造成巨大的创伤。小口径步枪弹的设计上存在一个矛盾,那就是增大杀伤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造成子弹的穿透力下降;为了增大穿透力又必须使子弹的外弹道更为平直,存速更大,这样又会降低小口径步枪弹的杀伤力。
; J( J( \! X. o, s& X 停止作用最好的实际上是手枪弹,手枪弹的停止作用好原因在于初速低,一般都很难超过音速(除了苏联的T33和我国的仿制型51式和54式手枪以外),另外手枪弹一般设计成钝头,进入体内后由于受到肌肉组织的巨大阻力和压力,弹头会发生比步枪弹更大的变形,这种变形会使弹头在人体内更加剧烈的翻滚,造成更大的创伤,因此近距离情况下手枪弹比步枪更可怕。 # W: N1 t! s+ p2 \/ f! X! y
炮弹在弹着点上是呈一定角度落地的,即使是瞬发引信,那它在爆炸时也会进入地面一定距离,这样的话在爆炸的时候弹片和冲击波由于受地面的影响也是呈一定角度飞散出去的,因此有时候离弹着点近的人在某些情况下反而生存几率大,当然你人不能站着等,这也就是当听到炮弹迫近的撕裂空气的声音时要迅速卧倒的原因,这样人的受弹面积迅速减小,同时由于炮弹爆炸后弹片呈一定角度飞出,就有可能炸不到人。
1 k3 F E, q0 L, f# ~9 m5 a 最后说说防弹衣和防弹头盔,这两样防护用具的功能主要是防手枪弹和炮弹弹片的,由于受人体负重限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防护,目前大部分防弹衣和防弹头盔都是采用凯夫拉或者芳纶制成的,附加防护时可插入特种陶瓷片或防弹钢板,可有效防御大部分手枪弹的近距离射击或者是炮弹弹片的伤害,当然这种防护也是有缺陷的(最起码世界上大部分防弹衣都无法防御54式手枪在10m内射出的子弹的贯穿)。
% m$ ^( S* a/ r+ [. x/ i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子弹的威力,应该再不会被电视里的场景所欺骗了吧,如果碰到类似的混乱场面最好还是避而远之,如果对模型有需要可以看下针三维模型.3dsource.cn/design/detail/product1-SITE140106153325861.html,有兴趣也可以关注更多这方面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