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20|回复: 0

[其他] 职场“女汉子”怀孕生孩子如何维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16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今,担任经理、总监等管理角色的职场女性越来越多,她们大多作风凌厉、敢打敢拼,获得了职场“女汉子”的名号。然而,这一“强势角色”在面临生子问题时,往往也很有“压力”。那么,职场孕妈到底应该如何维护怀孕、生育以及哺乳等“三期”期间的权利?
9 m( T5 R! M* z/ B! ?# G4 V5 e( k1 B/ y& H+ t: P! p$ L4 v6 R' b" w
  今天,小编为您找律师详细分析一下。8 g/ X5 B3 o0 X( a
  T: t, K: u2 a! @. u- t
  “隐孕”没必要,单位不能以怀孕为由解聘
, B! E" k5 L# s, O( \) v0 P# D
9 K8 V) r. u' F9 P3 _  案例, i7 B% Z! L% q) h( h$ q

9 K6 \: P1 n2 h& O1 ?5 _7 o  李女士是一名年轻的已婚职业女性,在2010年3月跳槽至一家商贸公司任经理时,商贸公司要求其三年内不得生育,为了更好的事业发展,李女士同意了。然而,2012年1月,李女士意外怀孕,经过和家人商议,李女士决定正常生育。考虑到入职时商贸公司的规定,她隐瞒了怀孕情况。4个月后,商贸公司得知李女士怀孕的消息,当日下午就下发通知,开除了李女士。
, B4 w7 A9 [6 P, B/ j7 m
, R& k9 @3 F* r3 O  M0 d" N  李女士不服商贸公司的处理,提起劳动仲裁,要求撤销除名决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仲裁委经审理,认为商贸公司开除决定不合法,依法予以撤销,并责令商贸公司继续与李女士履行劳动合同。公司诉至法院后,法院支持了仲裁委的决定。
1 D# ^8 |7 x2 M6 e3 {! T# w* y/ x9 j
  分析7 ^  R9 E+ @$ |! e

6 p" E# h! t( S0 F! B$ n, w, _  一些职场女性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会遇到“三年内不允许怀孕”类似条款。根据法律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生育行为是女性公民的基本权益,用人单位应依法保障女职工的生育权。单位强行与女职工约定禁止生育条款,缺乏合法性依据,应属无效。
( f! I' S+ R  e8 J* v9 p& n- o4 ^4 R& ~
  正常产检受保护,单位无权扣工资
; F2 N0 L# a/ P/ O+ L7 y) Y1 H' L9 ]+ V* d5 [8 ?- X
  案例
# q# k# {' V% E9 Q
& p. x( I3 M# S$ V, W) x  吴女士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级测试员,2013年10月,经医院检查确认怀孕3周。由于吴女士体质特殊,多次出现先兆性流产迹象,吴女士遵医嘱当月4次请假进行产检。在月终核算工资时,科技公司把吴女士所请4天产检假期视为事假,并扣发了当月工资1380元。吴女士为此很苦恼,产检不能不做,可每次都被扣发工资,经济损失不小。她经咨询得知,请假产检不能扣发工资,便向科技公司提出异议。未果后,吴女士提起诉讼,法院最终判令科技公司补发了吴女士当月工资1380元。
1 ?9 c6 F: u' p" B. \- i3 I
  G; _; c0 D$ F2 R4 A: u  分析1 ~+ J" }4 G0 W5 ]
/ {( L6 o, D9 C; f( b2 o0 o
  一些单位将女性例行产检作为事假扣除工资。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的规定,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女职工产前检查应按出勤对待,不能按病假、事假、旷工处理;对在生产第一线的女职工,要相应减少生产定额,以保证产前检查时间。
! l6 r0 O/ o2 f
2 {) B7 l" Z) u) o  怀孕后正常工作,单位不得降低工资待遇
% t( W; t: K# B8 D: Z) A: H7 d! v% I7 I  Z; X$ O  y* S" ~! T
  案例
" l" c' `# C% d0 q8 h* B
# i, ]9 i+ L' G2 c  汤女士是某物业公司项目部经理,她在怀孕期间,请了十几天病假,病休原因是“早孕、妊娠呕吐”。结果,物业公司做出“关于调整汤女士工资待遇的决定”,认为汤女士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把她的月工资直降3000元。汤女士不服物业公司的处理决定,提起劳动仲裁,申请撤销物业公司做出的决定,获得支持。
5 W' ]( a5 I& C& b  r( k" \
  l* M% c$ ]5 C  分析
3 T4 w1 Q' K# p* K5 W- h$ k" K+ X1 R) N. L. A& ?5 l; b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待遇。女职工由于特殊的生理原因,其在孕期的劳动权利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性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因女职工怀孕而对其进行歧视性管理,肆意降低其薪酬水平,侵犯孕期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 E3 u7 U# k+ L! ]6 U3 w7 z" o: V( z& I& ]1 k  H
来源:点法网(免费法律咨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10-25 13: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