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3|回复: 1

全面解析“IT认证”证书含金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3-9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自《中国电脑教育报》

  根据美国《证书》杂志(Certification Magazine)的调查,美国目前的技术证书市场既庞大而且活跃。尽管一年来技术产业发展有所减缓,2001年持有技术证书的技术人员却比2000年增长了29%。而且目前持有证书的人平均每人拥有近4(3.86)个证书,并且79%的人都表示,未来一年还要努力争取考更多的证书。在我国,IT认证持续升温,那么在职业生涯中,IT证书究竟能给你带来什么?


  证书“有胜于无”

  如果你有工作经验,证书就很有价值,它表明你熟悉程序员或网络工程师应该掌握的东西。纽约一家猎头公司Computer Placements Unlimited的总裁巴特.科林斯说:“如果持有证书,受聘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在目前的职业市场上,对IT专才的需求很大,雇主并不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持有合格证书,但是,当市场需求没有这么旺盛时,有证书的应聘者就会胜出。”

  在接受调查的证书持有者中,37%的人都在获取了初级证书的第一年就得到了晋升。虽然晋升并不必然意味着薪水增加,但却是一个长期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指示器。当然,考取证书和获得晋升之间也并不必然具有因果关系,但那些的确得到了晋升的证书持有者中,大部分人认为证书对他们的提拔起了主要作用。

  证书有助于加薪

  证书往往可以帮助人们获得职位上的晋升,但IT从业者更希望证书能够“兑现”现金了。那么这一经济期望能否得到满足呢?根据受访者的回答看来,这方面的期望值满足得还相当不错。对持证专业人员而言,薪水是随经验增加而上涨的。比如说,在美国,持MCSE证书达8~9年之久的员工平均年薪为66000美元。

  总体来看,考证对加薪是有帮助的。据调查,持MCP证书者要比无证者的年薪高4%。在6500名被访者中,有20%凭借证书而加了薪,另有50%的人薪水没有变化。去年接受调查的一些雇主普遍表示,他们愿意为员工的某些技术才能(包括Oracle、DBA、MCSE、SAP和PeopleSoft等技术领域的证书)支付额外的薪水。

  证书不是万能的

  “虽然IT认证并不能保证拥有知识和经验,但是它们可以被视为一种起点。”一位网络技术公司的主管声称,“我不太看重证书,也没有必要为此费尽心机。某些家伙带来一大堆花花绿绿的证书,让我看得眼花缭乱,但是我更喜欢那些在大学里学到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入了解电脑和网络系统原理的人。”千万不要把认证和教育混在一起。

  一名Novell认证讲师坦诚地说:“我对技术认证的总体看法是:认证永远不能代替专家经验,认证也不能保证专家资格的真实性。”认证之所以火热是因为有这种需求。例如,许多公司和商业机构明确要求应聘者具备某种认证资格,所以准备应聘者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必须通过这种认证。问题在于,认证的质量是不容易控制的。无论专家们如何评价IT认证,谁也不能否认这样一个事实:资格认证是招聘过程中经常被考虑的重要项目。通过判断应聘者是否拥有某种资格认证,公司和企业可以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但这仅仅是一个招聘标准而已,并不是使你留在公司的惟一条件。

  无经验证书如同废纸

  不少人连“比特”(bit)和“字节”(byte)都搞不清楚,但还是想做电脑专家拿高薪。由于信息技术行业职位多、且大多许以高薪,这一现象使大批跳槽者纷纷参加培训班,成为持证的电脑专业工作者。一些老板和人事专员说,拥有电脑技术、软件程序或操作系统证书,并不能保证你获得一份工作。对于某些跳槽者来说,拿证书几乎毫无意义,因为持证者所学知识可能足以通过考试,但却无法应付工作。因此,如果你尚未IT工作经验,不妨先考虑找一份IT工作,有一定资历之后再来考取相应证书。

  证书有“保质期”

  关于IT认证,还存在另外一个不可不谈的问题:有效期限。伴随着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今年的主流产品明天可能就被淘汰。一些著名的国际认证的有效期限都在两三年左右,IT认证也是如此,它仅具有短暂的有效期。有的时候,当你费尽周折通过某种认证之后,可能已经不被承认了。IT业界也开始怀疑所谓的“专家经验”。因此,要想在IT业中站稳脚跟,不仅需要积累经验,更需要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发表于 2005-8-31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甘我5系计机专业噶考计算机方面个D证件米白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1 04: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