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面两个阶段的准备,现在我们就可以重点攻克考研英语各个题型了。很显然,在所有题型当中,大家最重视的是大阅读(既阅读理解A节),最不重视的是翻译(即阅读理解C节),因为大阅读不仅分多(占40%),而且形式上更好接受(多项选择),翻译则不仅分少(占10%),而且操作上更难完成(要白纸黑字把答案写下来)。事实上,翻译题不仅本身的分不能丢,因为从其它题型找补翻译题的丢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好翻译对其它题型都会有所帮助,我们无法想象能正确理解翻译句子却不能理解阅读理解文章,能把翻译句子的结构搞懂却在写作文时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在攻大阅读之前一定要先想办法把翻译拿下,陈采霞老师的《考研英语四步定位翻译法》颇具参考价值。 完型填空的平均得分在5左右,同学们对这个题型重视程度还算可以,但分数再往上提的难度却相对要大一些,这一方面是因为完型填空文章理解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很多词的用法本来就不清楚。解决完型填空问题主要在于基础要好、语感要强,只有真正接触过一定的语言材料并且确实能够融会贯通,才会有这样的基础和语感,光靠所谓的技巧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此我们建议把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工作做得更扎实些。 写作总的来说是个薄弱环节。基础不够好肯定是一方面,缺少训练、方法不当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平时不练习,我们就发现不了问题,当然也就谈不上提高。有的人其实很想写作文,但就是不知道怎样开这个头,写完之后也不知道究竟怎样进一步提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大家多找一些有中文翻译的文章做一做中译英,把你写的英文和原文一对比,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训练,你的英语表达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 阅读新题型其实就是快速阅读。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练习扫描、定位等阅读方法,学会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学会抓文章的重要信息,你就不会因为文章很长、生词很多而方寸大乱。 总的来说,单项训练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弄清楚题型之间的关系,不可盲目偏向某个题型或放弃任何题型;二是分析自己在每个题型上的问题所在,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四阶段:挖掘真题,整体提升 认真做好前面三个阶段的工作之后,接下来就是挖掘真题。作为一种标准化测试,真题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无疑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既可以拿它来做模拟测试,也可以用它来总结经验、寻找规律。遗憾的是,我们经常只是对对这些题目的答案,或者只是做一些肤浅的研究。事实上,对真题的挖掘是整个复习计划的重要环节之一。我们建议大家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真题: 首先,读懂真题里的每一个单词和每一句话。由于没有养成精读的习惯,我们往往满足于蜻蜓点水、一知半解,结果留下了许多漏洞和隐患。 其次,摸清出题者的思维方式和提问方式。考研英语之所以不同于四六级、雅思以及托福,不仅因为出题者不一样,而且考查的目的也不一样,作为考生,正确回答问题当然重要,摸清题目背后的规律也很关键。 再者,总结常考的语法点和语言点。虽然考研英语考过的题不会重复出现,很多语法点和语言点还是会反复考到,善于总结这些语法点和语言点一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最后,重点突破一些重要的长难句。真题里的长难句其实就是考研英语的重点和难点,当然也就是采分点。如果把这些长难句都换成简单句,大纲规定的词汇量还是5500个,考研英语就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考试,题型就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既然长难句是重点,我们就一定要想办法把它们拿下来,不能留下任何盲点和空白。前面打下的基础最终就是为了攻下这道难关,因此整个这个复习过程一定要扎扎实实、稳步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