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的一生中,会有大大小小的决定,但能关键作用的,就是那五六个。其中一个重要的决定,是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刚刚步入社会的新人,不妨采用以下三宗“最”,来设计自己的职场生存方案。
+ s: E- s# b& G( t2 I + F$ S! F6 [: ^) k* `7 \
进最有声望的企业' a( Y5 i6 g# I% [0 [. t- c% g
+ R! c) q4 [% x
Eric在美国读完硕士后,进入一家有名的电机企业工作。他一向成绩优异,以为自己会是公司里的佼佼者,没想到成为1800名工程师中的一分子后,才发现自己只能算C﹢的水平。上班第一天,主管要求他写一份程序,他花了半小时,写出100行程序代码。正洋洋得意时,报告却被主管丢在一旁。只见主管在短短几分钟内,写出寥寥30行的程序,而且操作性比他的更强。这件事让Eric很震撼,从此,他对自己的要求比以往高了好几倍。5 z. d0 a* D1 x! z1 \7 \; b2 M
0 e! t! @0 w9 M
然而,等他回到国内,立刻发现情况不同。光是做个电路板,工程师和模具厂便来回修改了20次。Eric决心把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经验带入公司。慢慢地,从修改20次进步到5次,虽然离国际标准还有距离,但毕竟在慢慢靠拢。如果Eric没有接受过一流公司的训练,那么只会是个二流的总经理,带领着一班三流工程师干事业。 % i4 z* K1 {1 d1 `1 ~+ O
+ W) @" a0 V( S/ B3 y
感悟:大公司能提供的待遇也许不是最高,但在参与职场竞争方面,它能给新人两张小公司无法给予的门票,一张是视野,一张是做事的高标准。 6 X6 D: G% V! Q& }. @* p
$ @+ W/ I! t% Z$ w# F 站在最高领导的角度想问题+ x# |' |& m' q3 K' a
9 t6 D+ `3 [# a+ m 李林从经济管理系本科毕业时,有4个工作机会可以选择,他却决定当一家化妆品公司的董事长助理。交接那天,前任助理告诉他:“在这里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因为助理的任务就是收发公文、做会议纪录、安排董事长的行程,简单地说就是打杂。
2 @" h# K5 A9 L" V- [ 4 u8 |1 \: O* |2 q
同样的工作,在不同人的眼中,却有天壤之别。李林认为,每天接触公司的决策文件,可以看出董事长批公文的思路。一场场会议纪录让他见识到企业如何经营、决策如何产生。他说:“再没意思的工作,如果用老板的眼光来看待,就能看出价值所在”。
) b: g# B0 m6 ?7 N* Z/ A! d3 J
. b% @2 n7 ]: T6 _ 当年那个“逃走”的助理不知际遇如何,但李林已经成为一家年盈利超过1000万元的公司老总。一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伙,就是因为站在老板的角度看世界,奠定了他日后的成就。 7 Y, W8 ?7 T( J9 O1 u
! K- E* y8 \- ]5 `' l4 O* z' L9 {
感悟:调整一下自己看问题的眼光,就能激发学习的无穷动力,助自己飞速进步。
$ G; p' U' w, S2 B2 G2 l8 ?/ ~ 3 s, R+ S7 g8 B- h: x3 ]! v
向最好的老师学习
( y" R6 p( \" V, A% U/ C 4 e _$ V) [' t8 y- `
即便没有大公司的栽培,如果能在小公司遇到良师,同样能受益不尽。从西安交大电子专业毕业的小施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开出1.2万元月薪的飞利浦公司,一边是一家知名民营科技公司。后者薪水虽低,但拥有国内半导体领域的一位权威专家,发挥潜能的空间更大。最后,小施去了那家民营公司,既跟着老板学管理,又跟着专家学技术,这让他在深谙技术的同时也颇具商业头脑。在两位良师的熏陶下,小施渐渐成熟,后来发展到自己生产和组装电脑。 F9 l: H- ? P* Q. g
3 z, H( Z4 t: |( b0 d" x ? 感悟:小施职业生涯的成功,说明了一个简单、我们却常常忽视的道理:最好的老师,有时胜过优厚的薪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