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Awaver

★中国试飞员驾驶SU-27完成的“眼镜蛇”机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11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Su系列不用美国承认,地球人都知道厉害的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不必如此。凡事都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承认美国航电雷达利害。西方也承认su系列飞机机动性强。
并不是说超视距作战,对机动性要求就不强。YF22之所以在对YF23的竞标中胜出就是因为F22有杰出的机动性而YF23机动性不足。其实美国也是非常重视格斗的,不然花大工夫搞AIM9X干什么。
同样,俄罗斯也注意加强航电系统。头盔瞄准器就是一个极好的例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飞机的电子设备不行~发动机性能还是不错的
据说J10用的发动机,就是SU-27的发动机AL-31F的改进型,称之为AL-31FN。
个人觉得SU-27的性能稍稍落后了,我觉得中国应该仿效印度,引进SU-30MKI或者类似的改良战机。这种加装了鸭式小翼和矢量发动机,更换了雷达的战机,作战能力远超SU-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22楼的很是厉害啊,我跟你讨论的是Su27的,谁知道你把Su系列都搬出来了,还联系上F系列,还是楼上的注意到讨论的重点--Su27的头部安转雷达部分过小无法升级,导致其无法满足中国军方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中国空军歼―11的升级的重头戏是将其原先使用的N-011(甲虫-27)脉冲多谱勒雷达(雷达天线直径为1078毫米,能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4个)升级为“隼”式有源相控阵雷达。
  其升级的技术路线与美国相同――都是在原来的脉冲多谱勒雷达的主机上换装主动电子扫描阵列天线(AESAA)(美国在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成熟以后,已经将F-15的APG-63和F-16的APG-68改进为APG-63(V)2和APG-68“快捷波束雷达”),使用新型计算机与软件整合而成。
  
  “隼”有源相控阵雷达:
  “隼”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原形在2001年莫斯科航展(MAKS)上首次展出,已在苏-30MK进行过多次飞行实验,原本西方媒体预计2003年入役,不过现在看来2002年就已经将其主动电子扫描阵列天线(AESAA)出口到了中国,这说明“隼”的研制大大超出西方媒体的预计。它将发展为一个系列:天线直径980毫米的将用于苏-27系列以及苏30MK系列的改进,天线直径700毫米的将用于米格-29系列的改进。
  用于苏-27改进的“隼”有源相控阵雷达在其主动电子扫描阵列天线(AESAA)上集成有约1000个X波段的T/R模块。方位/俯仰扫描极限角+/-70度,对战斗机目标前,后半球的探测距离分别为180千米/80千米(低空时为170千米/60千米),对驱逐机,导弹快艇,地面桥梁,移动坦克的探测距离分别为300千米,180千米,150千米,25千米。可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6个。
  雷达重245千克,体积0.55立方米,采用空气加液体冷却。
虽然从数据上看“隼”式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作用距离以及可同时攻击的目标数并不比苏30MKI装备的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优越。但是“隼”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其技术上比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先进半代,作战效能的优越是无疑的:“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的作用距离虽然远,但在雷达屏幕上看只能看到一片亮点,无法确认那个目标有威胁,也很难确认那个目标是自己人。”以至于在演习中常常发生苏30MKI击落己方战机的事件。
  
  “隼”式有源相控阵雷达作用距离虽然不如N-011M。但是其探测精度,多普勒锐化比,抗干扰能力,敌我识别能力都大大强于N-011M。其作战效能至少强于目前“台风”“阵风”分别使用的ECR-90和RBE-2(两者都是无源相控阵雷达,预计最快也要2006年才能升级为有源相控阵雷达。)


这次升级的重头戏就是雷达,至于发动机,当然是用自己的好。矢量推进技术的关键主要是数字化控制和钛合金推力矢量喷管的制造。数字化控制中国的水并不在俄罗斯之下,是世界水平的。
  关键是钛合金推力矢量喷管的制造。钛合金推力矢量喷管与加力燃烧室的连接处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压力达5-7个大气压,制造这种推力矢量喷管是一个国家科技力量的整体体现,俄罗斯是决不会转让的,就是对他的干儿子――印度也不转让,更别说是中国了。
  
  中国航空人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痛下决心。并于多年前立项。中国推力矢量技术研究与WS-10同步进行。估计随着2005年WS-10的服役,其矢量推进改形WS-10A也将很快服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 ,你强人阿,怪不得可以在gzgg那里做了几个版的版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 我只是校园人文的版主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中国真的研制出了矢量发动机涡扇-10A装备在J-10上,也难于跟F-22抗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晕死,f22是第五代战机,怎么拿J10来比阿。。。 不是一个档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然知道F-22是西方标准的第四代,俄罗斯标准的第五代战机,我是说J-10一装备就已经落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汗中,任何事物都要有个过程吧。难道你想中国一下子搞出个可以跟f22匹敌的东东出来?不太实际吧。
向别人买也是不可能的,钱还不是最重要,别的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不可能卖给你的。我们早就想买海盗旗呢,老毛子肯吗?
再说了,战争中,靠的不仅是内功,更重要的是招式。1vs1我们打不过,但2vs1,3vs1呢?更重要的是策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俄罗斯的高官曾经透露有意和中国和印度研发下一代战机,不是S-37“金雕”,也不是米格1.44,是一种全新的战机,不过老毛子一向对中国充满戒备心,这事恐怕有点悬。个人觉得我们能和俄罗斯联合研制下一代战机最好,老毛子缺乏资金,我们缺乏技术,个取所需再好不过了,严重关注这个消息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看到过你说的那个消息。米格1.44已经下马了没戏了。s-37已经正式编号为苏47。基本上已经是老毛子未来的主力战机。
怕的就是那个消息是老毛子放出来套点钱用的,汗,对他没什么理由同时发展2种制空战机的,除非是其他机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空军可以拿到外面去比的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1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现在还不怎么样,但从j10,到大预,我只想说,我们一直在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2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中国的研发能力,老实说,我还真没什么信心~SU-27引进前,中国的空军主力就是歼7,歼八,强五,轰五轰六这些老掉牙的东西。歼七是米格21的仿制品,歼八是以米格21为原型机研制出来的“国产”战机。轰六是苏联图-16的仿制品,这是苏联五十年代的产品啊~~我晕。。你看看老毛子,人家的图-22,图-95,图-160都出来了,中国还在吃老本,做的不过是对原来的东西不停升级,换装更大功率的发动机,火控雷达,更好的空空导弹,可改来改去性能都不能有质的飞跃,我为中国的科研人员感到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2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弹剑  在 2005-5-11 11:54 PM 发表:

虽然现在还不怎么样,但从j10,到大预,我只想说,我们一直在努力。。。


个人认为,这都要多谢以色列的技术支持~~歼10据说是在以色列夭折的“幼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幼狮”是在F-16C/D基础上发展的,虽然中国和以色列都失口否认这件事,但个人认为中国在研制歼10的过程中肯定得到了以色列的技术支持。至于预警机方面一样,在美国的压力下,中国购买“费而康‘的计划泡汤,但出于歉意,我想以色列肯定对中国做出了补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2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楼上的,也不能全怪我们的科研人员。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情决定(财政问题)除了保证核威慑外,我们主要发展战略防守型武器。研制飞机跟导弹的成本不言而喻,直接导致了战机研制的基础薄弱,而我们的导弹,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发展,还是有一定水准的。
现在由于世界格局转变,综合国力上升,以及为了对付台海可能存在的危机,邻国的挑衅,我们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战机。虽然我们起步晚,但起点还是较高的。至于你说的仿制,鲁迅的拿来主义还是不错的,呵呵。。。只要我们能吸收并发展,又有何不可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12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想掺和一句,也不是说飞机越先进就越有战斗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10-29 22: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