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观念的人们总是喜欢把”含而不露“看做一种美德,一个人的优点、成绩和才能,只能由别人来发现。至于自己,尽管你已做出了许多成绩,有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华,也只能说自己“才疏学浅”。如果有谁能锋芒太露,就容易召来非议。人们喜欢恭顺谦让,勇于表现自己才华的人,也总不如“谦谦君子”那样受到欢迎。
然而,在今天激烈竞争的年代,一味地做“谦谦君子”,却有可能成为一大缺点。竞争就是要“竞”和“争”,就是要敢于和别人去一比高下。那么,我们有些傲气又未尝不可呢?一个强者是需要一些傲气的,当然,这里的傲气,并不是说凌驾于他人之上的霸气,而是一种基于自身资本的一种气质,对于自己肯定的一种姿态。
傲气是一种自豪的表现,是人对自己直接的认识,是自信的象征。自信,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任何一个人获得事业成功的人倘若缺乏自信与傲气,便缺乏创造性的本来动力。
傲气总是有资本的。没有资本的傲气就是轻狂、狂妄。俗话说的“骄兵必败”,是因为没有正确地估量自己以及对手的形势、情况,也就是失去了傲气的资本,有资本的傲气是一种自信性的傲气。傲气的最大敌人是虚荣,虚荣是企图借助外在的喝彩来建立内在的高度自信,而傲气确实基于强烈的自信心之上的。真正的和符合心理科学的傲气,不仅是接受来自心理及社会的各种压力、推动力及挑战力的刺激,而且可时时对准自己所追求及进攻的创造目标,激发极大的综合创造力。尽管有时也有失败,但失败仅仅是一个调焦的过程,从而更加激发创造力,向更深层次拓进,达到成功。
在我们传统意识里,傲气往往被视为贬义,其实,没有傲气就没有激发创造的催化剂,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光荣的傲气,仔细内而有奋斗不懈,会激发人朝着目标奋进。
没有足以自傲之物的人才会贬损“傲气”这种品质。任何具有自信的、有成功者气质的人,都应该好好地正视自己的这种气质,因为拥有这种气质的人,勇于表现自己,善于争取更多的机会,会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奋进。
今天的时代,是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需要的是干脆利落、敢断敢行的作风。人们忍受不了那种吞吞吐吐、羞羞答答的“谦逊”,不要听那种婆婆妈妈、“弯弯绕”式的“自谦之辞”。故做姿态的“谦虚”,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节奏。在现代社会,精神的企业家招聘员工,聪明的领导者挑选下属,并不是首先看你怎么言辞周到,谦恭有礼,而是首先看你有多少真才实学。你应当实事求是地宣传自己:我有什么长处,有哪些才能,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直来直去,使别人了解你。正样,反而容易使你得到机会。
社会变革的加快,加速了知识更新的步伐。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才能和精力都受时间的制约。错过了时机,知识就会贬值,精力就会衰退。如果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的黄金时代抓住机会,大胆地、主动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总是所谓的谦虚、低调,“藏而不露”,那就会贻误时机。在知识骤然的今天,不管你怎样“学富五车”,也只能在短短时间内保持优势,能不能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获得施展的舞台,将成为决定你成败的关键。现代社会是人才济济的社会,可供社会选择的人才很多。你既然扭扭捏捏,羞羞答答,表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么,有谁还愿意放着别人的能人不用,而花时间来考察了解你呢?而且,既然存在着竞争,对于机会,别人就不会同你谦让,而会同你竞争。一旦你失去被选择的机会,别人就会捷足先登,而你只好自叹弗如了。
勇于表现自己的,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出风头”。主动进去,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是对自己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的负责。有些真知灼见,你不宣传,别人就不会滞销。有些对社会进步具有促进作用的创新见解,你不宣传,也就无法得到推广。这不仅是个人的损失,也是社会的损失。人们只知道贝尔发明了电话机,殊不知在贝尔以前,早就有人发明了这类装置,不过当时人们不理解这种发明的社会意义,不予理财,而那为发明人也就就此撒手了。贝尔发明电话机后,遭遇也并不比哪个人更好,但他却顽强地向人们宣传了自己的发明成果,像“马戏团”那样到许多城市去表演。在实在行不通的情况下 ,又办了个”贝尔电话公司“,最后才把电话推广了开来。倘若没有贝尔的”自吹自擂“。电话机怎么能进入人们的家门?可见,勇于表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坏。恰恰相反,这正是优秀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种品德。
勇于自我表现者,是靠真才实学,靠实实在在的行动,靠看得见的成果来表现自己的价值的。而自我吹嘘者则拿不出什么实实在的东西,知识靠谎言和欺骗等虚假的东西来表现自我价值。这种自我吹嘘,只有一时的诱惑力,一旦**暴露,就将被人们所唾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