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时候,穿梭在人海车流中,看那霓红闪烁,我们会走走停停,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儿时的梦想不知何时已飘然远去,风霜的磨砺和肩上的重担时时让我们不知所措,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心态平和一些,再平和一些,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其实,我们应该去想别的什么,顾及太多反而乱了章法。
走路时,会有人走顺拐,但是这是少数。平时自己没有刻意去观察这个,如果在部队里,要求走正步或者齐步时就不会这么简单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顺拐。在教官的提示下,不知不觉自己就会顺拐。有时候放学时走路,我自己提醒自己,不要顺拐。这一想就不对了,很快就顺拐了。脑子里所想的和实际做出来的根本就不一样。越想越别扭。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青蛙哲学家和蜈蚣》:
一个清玩哲学家看到一只蜈蚣在走路,它心想:用4只脚走路已经够麻烦的了,蜈蚣是如何用100只走路的呢?它怎么知道该哪只脚先走?哪只脚后走?接下来又是哪一只呢?
于是它叫住了蜈蚣,并把自己的疑问告诉了它。
蜈蚣说:“我一生都在走路,但从未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我必须好好思考一下才能回答你。”蜈蚣站在那儿思考了好几分钟,却发现自己已经动不了了,摇晃了一会儿,然后就倒下了。它告诉青蛙:“请你不要再去问其他蜈蚣这样的问题,我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脚了!”
诸葛亮有句名言:“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所谓“宁静而致远”,就是要不因宠爱而忘形,不因失落而怅然,不因富贵而骄纵,不因清贫而自惭。得意,也不忘时、忘形、忘神、忘乎所以;失意,也不颓唐沮丧,百无聊赖;喜悦,眉梢不外溢;痛苦。表情不抽搐。内敛,内向,气守丹田,不浮不躁,不自惹,不自扰,不自乱,不自淫,不自贱,不自屈。
“钓鱼”这一小小的事件却蕴藏着深刻的哲理。有的时候,我们输给对方的原因不是我们外在的条件比他们差,而是我们没有调整好心态,没有控制好情绪,一切都流于浮躁。
以平常心去生活,这就是人生的智慧。当你快乐的时候,不得意忘形。当你痛苦的时候,能想到明天很快就会来临。痛苦或者欢乐,完全取决于眼界的宽窄。
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行为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于是他做了一个实验.
首先,他让10个人穿国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皆成功地穿了过去.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暗的灯光下,这些人看清了房子内的一切,都惊出一身冷汗:这间房子的地面是一个大水池,水池里面有十几条大鳄鱼,水池商贩搭着一座窄窄的小木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小木桥上走过去的.
心理学家问:“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房子吗?”没有人回答。过了很久,由个胆大的人站了出来。
其中一个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慢了许多;另一个颤颤巍巍地踏上了小木桥,走到一半时,竟只能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第三个刚走几步就一下子趴下了,再也不赶向前移动半步。
心理学家又打开了房内的另外9盏灯,灯光把房里照得如同白昼。这时,人们看见小木桥下方装有一张安全网,只是由于网颜色极浅,他们刚才根本没有看见。
“现在,谁愿意通过这座小木桥呢?”心理学家问道。这次又有5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呢?”心理学家问剩下的两个人。
“这张安全网牢固吗?”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反问。
很多时候,人生就像通过这座小木桥一样,暂时的失败恐怕不是因为力量薄弱、智力底下,而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威慑——面对险境,很多人早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这实在是再荒谬不过了。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是环境,而是我们对这一切持什么样的态度。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面对人生逆境或困境时所持的态度,远比任何事都来得重要。态度决定我们的能够货质量,想要有好的生活,就请先拥有好的生活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