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在各位眼里,读书是用来做什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难道不是?我不懂投身仕门报效国家有什么错,而正因为如此,春秋战国与宋朝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人文颠峰.
我不明白楼上举例说李白和陶渊明是什么意思。李白是说仰天大笑出门去,但是他仍然一生都在寻求为国效劳而不可得,很多时候他也\"拔剑四顾心茫然“但也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陶渊明的确是隐退了,为什么?官场黑暗,报国无门。看看他的《感士不遇赋》吧。你会看到另外一个他,一反平时的温柔敦厚,愤慨于人世的邪恶,谴责苍天的不公。他是不甘的。如果有个良好的环境,他会隐退吗?
我想生活于宋的文人是幸运的,能够把自己所学提出来,去实施,多好。为什么一定要去出世呢?出世的才是纯粹的文人吗?在宋即使是立场敌对的两方,也会互相尊重,比如王安石,司马光。那是一个君子的时代。如果李白,陶渊明活于宋,他们就不会感慨报国无门了。
[ Last edited by 弹剑 on 2005-12-31 at 17:3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