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24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姓林。”
“林?那你应该是华人咯?”
“是的,不过我是马来华人穆斯林。”他指着面骨说,马华穆斯林跟马华长相的差异。讲到华人,他竖起大拇指,讲到马来人,他马上翘起尾指:“华人一讲话,菲佣很听话,印度人干活,马来人不像话!”
“那你懂不懂郑和?”我见他是穆斯林,便好奇地追问。
“郑和?是谁啊?”
天啊,他这种身份没有理由不懂的。该不会是称呼上的差异造成误解吧。我狂轰烂炸丢一大堆郑和下西洋的相关信息给他,他顿时领悟。
“哦~~~马郑和!当然懂啦,我们把他当神一样拜祭的!”他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就是马郑和下西洋时随同官员的后裔!”
华人穆斯林十有八九姓马或姓林,取阿拉伯发音“Muslim(穆斯林)”之音译。如果你遇到一个姓马名林的,百分之二百是穆斯林!
一路上,他还不断称赞郑和是华人穆斯林的骄傲。郑和下西洋之前,华人穆斯林已经移居东南亚,郑和在出使西洋过程中,不仅与随行的华人穆斯林积极在当地从事伊斯兰教活动,在海外兴建清真寺,促进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而且团结东南亚当地的华人穆斯林,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华人穆斯林社区,作为宣传伊斯兰教的基地,对当地人民传播伊斯兰教,从而奠定了马来半岛与印尼群岛伊斯兰化的基础。整个东南亚本来是佛教为主的,但因为郑和而变成了今天的伊斯兰教基地,在世界人口中信徒人数最多。
经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了1961年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哈姆加长老曾明确写下一句令人深省的名言曰:“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伊斯兰教之发展,与中国一名虔诚穆斯林密切相关,这位穆斯林就是郑和将军。”
我后悔当时为什么不去他家坐坐,肯定如马来华人警告所说很容易发生意外事件,不过我敢保证,百分之二百是意外收获。
恨不得叫他马上掉头。
但车子很快就要到达黑木山,只能忍痛割爱,居然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被自己放飞。
话题来到这,难倒你不察觉到什么疑点?明朝花费了大量的钱财支持郑和七下西洋,如果没有皇帝批准,郑和敢在东南亚传播伊斯兰教么?这里是否隐约说明一个问题:难道说明朝皇族是回族穆斯林!
如果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那么将有更严重的问题出现,沉重打击着汉人的尊严:辽、金、元、明、清这五代的1000年,都是外族打进中原来加以统治的!
…………
汽车就是快,转眼间就到了。我们互相拥抱,依依不舍告别。
“有缘我们会再见的,到时候我给你介绍个漂亮的女穆斯林。”
姑娘漂亮与否,隔着面纱看不清,显然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谢啦,但我可不想一把年纪还要割包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