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地理先生

绝对励志!单车独骑东南亚六国探寻人生意义!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象棋》!
马来西亚的印度人似乎没有素食主义的迹象,猪肉摊遍地开花。马来人觉得捍卫精神家园的圣战已经打响,也不甘示弱,在印度人对面搞起印度神牛牛肉。敌对双方的店铺像屠宰场一般大开杀戒,血淋淋地向对方炫耀自己的杀伤力,似乎在警告对方不要夜郎自大。将还是将,帅还是帅,只不过这边的“兵”改成了圣猪,那边的“兵”变成了神牛…………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就这样你一刀我一斧地拿着屠宰刀下马来象棋!我走在“楚河汉界”大街上,挂在我项上的花圈在此时此地化成一串佛珠,我将其盘在手上,走一步捏一粒,口中不断地重复念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姓林。”
“林?那你应该是华人咯?”
“是的,不过我是马来华人穆斯林。”他指着面骨说,马华穆斯林跟马华长相的差异。讲到华人,他竖起大拇指,讲到马来人,他马上翘起尾指:“华人一讲话,菲佣很听话,印度人干活,马来人不像话!”
“那你懂不懂郑和?”我见他是穆斯林,便好奇地追问。
“郑和?是谁啊?”
天啊,他这种身份没有理由不懂的。该不会是称呼上的差异造成误解吧。我狂轰烂炸丢一大堆郑和下西洋的相关信息给他,他顿时领悟。
“哦~~~马郑和!当然懂啦,我们把他当神一样拜祭的!”他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就是马郑和下西洋时随同官员的后裔!”
华人穆斯林十有八九姓马或姓林,取阿拉伯发音“Muslim(穆斯林)”之音译。如果你遇到一个姓马名林的,百分之二百是穆斯林!
一路上,他还不断称赞郑和是华人穆斯林的骄傲。郑和下西洋之前,华人穆斯林已经移居东南亚,郑和在出使西洋过程中,不仅与随行的华人穆斯林积极在当地从事伊斯兰教活动,在海外兴建清真寺,促进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而且团结东南亚当地的华人穆斯林,把他们组织起来,建立华人穆斯林社区,作为宣传伊斯兰教的基地,对当地人民传播伊斯兰教,从而奠定了马来半岛与印尼群岛伊斯兰化的基础。整个东南亚本来是佛教为主的,但因为郑和而变成了今天的伊斯兰教基地,在世界人口中信徒人数最多。
经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了1961年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哈姆加长老曾明确写下一句令人深省的名言曰:“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伊斯兰教之发展,与中国一名虔诚穆斯林密切相关,这位穆斯林就是郑和将军。”
我后悔当时为什么不去他家坐坐,肯定如马来华人警告所说很容易发生意外事件,不过我敢保证,百分之二百是意外收获。
恨不得叫他马上掉头。
但车子很快就要到达黑木山,只能忍痛割爱,居然眼睁睁看着煮熟的鸭子被自己放飞。
话题来到这,难倒你不察觉到什么疑点?明朝花费了大量的钱财支持郑和七下西洋,如果没有皇帝批准,郑和敢在东南亚传播伊斯兰教么?这里是否隐约说明一个问题:难道说明朝皇族是回族穆斯林!
如果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那么将有更严重的问题出现,沉重打击着汉人的尊严:辽、金、元、明、清这五代的1000年,都是外族打进中原来加以统治的!
…………
汽车就是快,转眼间就到了。我们互相拥抱,依依不舍告别。
“有缘我们会再见的,到时候我给你介绍个漂亮的女穆斯林。”
姑娘漂亮与否,隔着面纱看不清,显然还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谢啦,但我可不想一把年纪还要割包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4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更新到此,两天后继续。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brooks》
我的屁股又催我换座鞍!这是我在马来西亚见过为数不多的单车店,把车停到门口,走进去一看,基本上没有山地车,自然山地车相关的装备就少之又少了,山地车座鞍更是没有,沮丧离场前拍一张走人。晚上看《不去会死》,没发现石田七年半的单车环球旅行抱怨PP有问题,仔细看图片,原来座鞍是BROOKS!
IMG_142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学中的女学生》
学生上学时间,我刚好路过一所不知名的学校,在一个拐弯处埋伏。碰到一群上学的女学生,瞄准目标时被前面的那位学生发现了,她盯着我的镜头不放,我按下快门,他就跑过来叫我给他看拍的怎么样。马来西亚是一个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三大种族构成的国家,图片中,穿蓝色衣服的是华人,包头的是马来人,走在左侧最后面的是印度人。
IMG_138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学后的校巴》
一大堆印度学生在挤校巴,而一位华人学生则慢悠悠的拖着自己的书包向她来接她的私家车。在马来西亚,华人的资本与印度人的资本对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IMG_13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越狱》
这是学校的一个操场,学生正在上体育课。由于太靠近马路,操场被高墙铁丝网拦住。
IMG_138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向海里的渔村》
村民在倾斜的沙滩上用木板铺平,直到渔船不会搁浅的深度,这一段路有一条小路通向海里,而两边则盖起了渔民的避风港。
IMG_139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董甲壳虫》
一条不起眼的公路,一排破烂的铁皮房,传来一阵阵叮叮咚咚的铁锤声,里面外头都摆满了古董甲壳虫。据说,马来人结婚就要有车,国人结婚要有楼,我说,我有单车有帐篷,谁跟我结婚?
IMG_140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空缺的私人游艇泊船位》
黄昏下的私人游艇码头,富人们都开船去看日落了吧。
IMG_145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月满印度寺庙》
印度寺庙就是这样叠罗汉叠上去的,上面的神一层叠一层,乍一看就让人想起印度严重的人口问题。我以为后面的那个白色的圆球是满月,拍了相片后才发现,原来是圆形的灯罩!
IMG_147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人与花》
一对印度夫妇正在自家花店前束花,妻子正在挑拣,丈夫则把妻子选出来的花串联起来。
IMG_147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保安》
戴鸭舌帽的是这一带小区的印度保安,每过一辆车都要给张卡,出来收钱。我趁他去栏摩托车时,偷偷从他后面溜过。
IMG_1440MOU YANGJIANG2008_08_01EOS 40D123070447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三轮车夫》
车里装满一些印度小吃,穿街过巷敲着铃铛贩卖。后面的轿车是华人开的,前面的摩托车是马来人。
DPP_1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印度街区》
不喜欢“小印度”这个翻译,觉得有点蔑视的味道。在印度街区,除了能看到各种各样印度特色的美食和商品,还可以听到印度欢快的舞蹈,让人仿佛到了印度,只不过这里应该是在印度本国多年后才能看到的干净。
IMG_146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夜市》
在华人夜市的某个水果小吃摊位后,一个正在忙着把收集的杯子拿去清洗的男人正在镜头前快速走过,摆在他前面的是一盆清水。这里的华人夜市小吃出奇的多,生意也忙不不亦乐乎。
DPP_00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元前夕》
中元节是槟城最有代表性的节日之一,节日长达一个月。节日就要开始了,有些人在讨论怎么搞,有些人则在忙着布置场景,而画面中骑着摩托车的肥佬,才刚刚赶到。
IMG_14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元神位》
中元节启动前都要把面然大士从寺庙里面请出来,然后再街头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朝拜。神位旁也有一个捐款箱,不过不是用来建寺庙的,而是用来捐资建学的。
IMG_148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9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LZ有没有不是阉割版的啊。。。。

就宗教那个。我想看"历史的正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2 15: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