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98|回复: 46

三个男人成就了林徽因的美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3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次想到林徽因,就总不自觉地想起薛宝钗的冷香丸来。
  
  林徽因美,美得清冷,美的没有丝毫的瑕疵,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就如她自己的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尤其那一对酒窝和笑酽,能不为之倾倒的男性恐怕并不多。
  
  她完全配得上高贵一词,无论出身,还是自身后天的修养,都让她具备了一个优秀女性的特质。有无数热恋着她拜倒裙下的男人,有一个杰出的丈夫,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人,几乎掠尽了人间的美,用完美一词,恐怕很多人也不会有太多意见。
  
  可是,为何我却感觉不到她的幸福?这样的一个女人幸福吗?当梁思成在她死后娶了自己的女学生,并感叹的那句话 “原来真正的夫妻该是这样轻松和美地在一起的”,让我丝丝冰凉。
  
   让一个男人如此不轻松的走过那么多年头的女人,自己可曾有过轻松?梁思成在和林洙的谈话中也透露这一点:“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 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来源林洙《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她的人生,我在繁华的背后读到的却是寂寞与凄凉,那些姹紫嫣红为她的寂寞搭成了最好的背景。这是一个行走在夹缝中的女子,从出生到生命的结束,她从来没 有过畅快自由的人生,为着虚荣,为着面子,为着身份,为着笼罩在身上的各种夺目光圈,她艰难地维系着美丽,维系着尊贵,维系着那份薄名。在维系之间,磨灭着创作的天分,文学与建筑都成了半吊子的水准,几乎没有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的佳作名篇。所有文字中被文学化的林徽因都因着她的婚姻,爱情和婚外情而被 渲染了各种浪漫的色彩和猜测,真实在一点点消失,我们只看见了一个传奇,一个女子传奇的一生,而这份传奇中有多少是人们自己一相情愿的理想呢?于是一个历史中被重重迷雾遮掩着的她愈发的模糊起来,谁也不想去探究真实背后的故事,因为我们需要神话,我们需要一个完美的女性来支撑这个越来越淡然无味,越来越猥 琐低俗的社会风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把她看成了清风,看成了幽兰,看成了我们理想中所有能想象得到的美丽女子,惟独,我们遗忘了她的真实,遗忘了她也是一个有性情有脾气的女子。她只是一道看起来很美的风景,也仅仅是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3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庶出的林徽因自出身就生存在一个世俗的尊卑泾渭分明的环境里,自卑心理时时作祟,所有的清高都是为了努力掩饰自小的卑贱身份,这是一个接受着新潮思 想,西方文明,却被传统和旧礼所夹裹着无法动弹的女子。她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身份和地位的印证,需要不断的赞美来获得内心深处的寂寞和平衡。我无法知道她走得有多累,从她留存不多的文字里,我读到了满满的忧伤与彷徨,寂寞与无助。这个外表坚强着的女子,她把所有的热情隐藏在不被人挖掘的内心里,她要别人阅 读到她清冷的月光,拉开与他人的距离,她在诗歌中无比苍凉地道诉着内心的孤独:“我数桥上栏杆龙样头尾像坐一条寂寞船,自己拉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3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幸福的女子怎能是如此寂寞的活着,她太太客厅中的喧哗与热闹是为了反衬这份无以言说的孤独吗。这让我想起了曾经自以为是的孤独,却原来在她身上才得 到了验证:我在热闹非凡的人群中,体会的是越发的苍凉与孤独,孤独原本是无处不在的。林徽因是这样无助地寂寞着,人们欣赏着她的美丽,赞美着她的才华,却没有谁去分担她的孤独,孤独是如此自私的一个东西,它原是无法与人共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徽因是贵族,无论身份还是学识,无论是美貌还是才 情,她都是当之无愧的贵族,追逐贵族,向往贵族,真实的贵族对她都是青睐有加,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贵族的年代,那遥远年代里的贵族无疑就成了渴望中的梦,尽管每个人都知道其不真实,都知道这辈子也无法企及这样的贵族之梦,却不妨碍人们疯狂的热爱。这或许就是文学存在的原因,或许就是梦想存在的原因,或 许就是我们对于真善美从来不曾衰竭的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她显赫的出身,注定了不平凡,她留学的经历在那时那代是少数的女子才能拥有的,即便对 于很多的男性,这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她的美丽在女子并不能轻易抛头露面的年代,更是如吹来的一绉春风,拂动了万千男子的心,搅得人心蠢动,无不为一睹芳泽而尽心竭力,拼着心思接近她,接近文化的主流,因为她的客厅里只有名流雅士,那里是一种荣耀,一种没有冠名的身份的象征。有多少是被她的风采真心倾倒 的,我不知道,但是,我却知道文人附庸风雅原本就是臭了街的,为了一些虚名而混迹一些场所也并不希奇,彼此之间互相吹嘘也是常事。所以在那个客厅里,只有林徽因一个女子的声音,人们把嘴都紧紧地闭着,是怕自己的学识才华不足以震慑这个才女露怯,还是这个才女的演讲真的足以让所有人收敛起高傲的本性俯首倾 听,在历史空荡荡的回声里,那个女子抑扬顿挫的声音在激昂地回响,耳鼓几乎被震碎裂了,一个人的表演太凄清,太孤苦,没有回应的交流,让人不忍回望,于是,我还是站在了历史的门缝外,瞥一眼,赶紧收了目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7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一个林徽因引出这么多学界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志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男人就要M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有关梁思成的书,没看过林徽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她是从徐志摩诗歌里走出的女子,从他们相遇的那刻开始,她就摆脱不掉成为 诗人心里永恒的素材,寄托的梦想,一个被诗人无数次理想诗化的女子,一个脱离了现实只存在梦幻之中的女子,于是诗人得之不到而辗转反侧,心想之,梦望之,她的理性让她游刃有余地把握着距离的分寸,让自己永远理想的存活在诗人的梦里。这是理想之上的智慧,是一个女人对于理想和现实,是心性与生活的的一次选 择。我无法说,哪种选择是正确的,因为无法假设。我只知道,她的清醒与冷静让我不寒而栗,这是一个心计城府太深的女子,没有博大宽阔的胸怀,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恋,是断然容纳不下她的,她需要一个海洋去包容,去娇纵。一个诗人,无法给予她这些,也给予不了这些,诗人除了真情与激情,什么都给予不了她。而这一 切,与她从来就不缺少,因而也就没有那么珍贵,也就可以随时丢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她可以在轻松说完要诗人离婚之后才有可能与之在一起的话 后,忙不迭的与名门贵族的公子一结秦晋,哪里还管别人抛妻弃子背负的恶名,与别人的名誉相比,自己的未来与清誉是断然毁不得的。她需要显赫的联姻确认曾经卑微的身份和地位,而这一切,一个离异的男人是给不了的,是一个诗人给不了的,诗人尽管也有殷实的家底,但是与名震海内外的梁家相比,是根本不值一提的。 这次的选择,是林徽因又一次智慧的选择,因为一个完美的男人成全了她所有的美名。不可想象,假如她遇见的不是梁思成,她是否还能如此被人怀念,被人美化,被人当作女性的典范来歌颂。幸的是,她终于嫁给了梁思成,一个拥有海洋胸怀的男人,一个可以让她自由鱼跃的男人。也不难想象她为何会在诗人死后千方百计地 把诗人的日记据为己有,毁灭的我想不是两人相爱的证据,而是她如何要诗人离婚的证据。从诗人在陆小曼的态度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充满了爱与怜悯的,如果不是林执意要挟其离婚,是不会在妻子怀孕期间提出堕胎离婚的非分要求的。而林对于和诗人的相爱尽管用了“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来形容却还是可以看出其很留 恋那段旧历史,因为诗人,她被赋予了诗性的美丽,成为了一些青年男子的女神,这是不能轻易就抹掉的,也是她不能回避的。那她如此费劲心机要来的日记隐藏着怎样不可告人的秘密呢?除了她知道就是死去的诗人知道了。在她的一首诗《别丢掉》中,是这样写给徐志摩的: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欲舍还留,放弃了,还要告诉诗人那山谷中留有那回音(徽因的谐音),这样的一个小女人心态在这首诗歌中一览无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思成给了她完美的婚姻,但是,始终她缺少来自他的激情的迸发,一个落寂的诗性的女子,如果在这样平淡的婚姻中消磨一生,无 论如何都是不甘心的。所以她用各种场合机会展现才华,出没在各种可以发挥她美丽才情的地方,博得阵阵赞叹的声音,引来串串仰慕的目光。她以给任何一个她认为有才华的男子写信,邀请参加她的太太客厅的聚会,因为这是无上的荣耀,没有哪个男子能推却这样美丽的邀请,于是纷纷趋之若骛,那里流光溢彩,那里高朋满 座。她在这些自命清高与不凡的文人面前口若悬河,没有任何人可以插上半句嘴,因为他们只需带着耳朵听,而根本无须带着嘴巴来宣讲自己的主义和见解,在这个光彩夺目的女子面前,他们失去着在人前的光环,那些可以买弄的才华在她的面前一文不值。这是一个可以把张扬变成典雅风范的女子,一个傲视男子,独立浪尖塔 顶的女子,只是,很想问:你可曾疲惫?关于林的高谈阔论在李健吾的《林徽因》中有着精彩提及:当着她的谈锋,人人低头。叶公超在酒席上忽然沉默了,梁宗岱一进屋子就闭拢了嘴,因为他们发见这位多才多艺的夫人在座。杨金甫(《玉君》的作者)笑了,说:“公超,你怎么尽吃菜?”公超放下筷子,指了指口如悬河的 徽因。一位客人笑道:“公超,假如徽因不在,就只听见你说话了。”公超提出抗议,“不对,还有宗岱”。这是一个对林崇拜至极的人写的,尽管是为了夸赞于她,但多少让我们能看出其爱出风头之劲那是男人也难以比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徽因的堂弟林宣说过一件趣事:林徽因写诗常常在晚上,还要点上一 柱清香,摆一瓶插花,穿一袭白绸睡袍,面对庭中一池荷叶,在清风飘飘中吟哦酿制佳作。“我姐对自己那一身打扮和形象得意至极,曾说‘我要是个男的,看一眼就会晕倒’,梁思成却逗道,‘我看了就没晕倒’,把我姐气得要命,嗔怪梁思成不会欣赏她,太理智了。”她把自恋演绎得精美绝伦,除了她的丈夫熟视无睹,又 有哪个男子能逃离这致命的诱惑?一个女子如若对男子的反应敏感到如此的地步,想不累都困难,恐怕做一个有才情的美女原就该受累的吧。于是永远纯真的冰心会写《太太客厅》讥讽,这多少是出乎意料之外的,那一坛山西陈醋回赠了林徽因对来自女性嫉妒心理的嘲讽。于是,围绕林徽因身边的除了男性,几乎找不到女性, 那些女子都远远的躲避着她,是怕她的光彩掩映了自己的流光吗?我想未必,那个时代有不少到今天依然闪烁着华丽光芒的伟大女性,如张爱玲,如丁玲,如萧红,这些无不是独立成风景的历史人物,无一不是可以在文学中留下重彩的人物。只是,她们是与她不一样的风景,林是至性而非至情之人,这样的女子不会为情而困 惑,也不会为情而舍弃一切,所以在文学的创作上,永远不能有建树,而游走在边缘,那些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稚嫩而模仿痕迹浓厚,几乎没有自己的特色,代表作品也是因为其他原因而被熟知。而张爱玲,丁玲,萧红不需要男性的无限吹捧与崇拜,她们独立地活在自己的生活里,不需要从别人那里获得赞美来填充内心的寂 寞与空白,所以能用自己的文字说话,而不是生活情感说话,没有那些五光十色的情感弥漫,她们依旧绚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徽因并不孤独----因为最懂她的是金岳霖,那一个为了她终生未娶的男人;一直金到死都没有让她独行过,只是那是一种出自心灵的无条件无限的付出,因为他一直都在。只是那几个人的思想每一个都是各个不同领域的顶尖,因此就造就了这样绚丽的结局····在那几个人里面,个人唯独最欣赏金岳霖,其它人或许是男人和是女人,但唯独金是一个最完美得恐怖可爱的人类精品。徐、梁懂的他都有林内心知道这点;原来星空只适合敬仰,可惜这就是人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是一个情感自私的女子, 从她的爱情到她的婚姻,她顾念得更多的是自己,别人如何是鲜少进入她思虑的范畴内的。因此可以在和有妇之夫的狂热追求下,而要其离婚,不考虑另一个女子的幸福与家庭。她选择梁思成多少是出于爱情,谁也从从得知,因为她的诗歌里没有他,他只存在于他现实的生活,进入不了她浪漫多情的梦想。而那个得不到梦的诗 人成了她诗歌里的主角,诗人临死的那年,有一首诗歌是这样的,是所有诗歌中最能体现她矛盾心理的《深夜里听到乐声》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 的美丽的想象。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这一句是林徽因对于徐志摩自始至终的一种态度,因为理想的爱情总是脆弱的,所以她只希望有一天,这也仅仅是在梦中攀动那根希望的弦。诗人,不知道是否在这梦中的希望里死去,至少在他死前是为了听一场无足轻重的林的开课而坠机身亡的。我不想谴责她,因为没有谁希望诗人死去,我也不想为这样的死亡涂抹什么 浪漫的色彩,因为一个诗人以这样的死亡已经宣告了浪漫的结束,只是,我想说,爱上一个不该爱的女人是所有男人痛苦的根源,太多的不幸因为这些而制造着一幕幕悲剧,诗人不过是悲剧之一,于是诗人成了文学的素材,这是诗人的又一个悲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家四月天
咱们的国徽的设计有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功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4-5-2 14: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