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7|回复: 6

[奥斯卡最佳影片][勇敢的心][HD-RMVB][英音中字附原声大碟][1.02G]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1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奥斯卡最佳影片][勇敢的心][HD-RMVB][英音中字附原声大碟][1.02G]


◆原  名:Braveheart
◆译  名:勇敢的心
◆导  演:梅尔·吉布森 Mel Gibson
◆演  员:梅尔·吉布森 Mel Gibson .... William Wallace
      James Robinson .... Young William Wallace
      Sean Lawlor .... Malcolm Wallace
      Sandy Nelson .... John Wallace
      詹姆斯·卡沙莫 James Cosmo .... Campbell
      肖恩·麦金利 Sean McGinley .... MacClannough
      Alan Tall .... Elder Stewart
      Andrew Weir .... Young Hamish Campbell
      Gerda Stevenson .... Mother MacClannough
      Ralph Riach .... Priest #1
      Mhairi Calvey .... Young Murron MacClannough
      布赖恩·考克斯 Brian Cox .... Argyle Wallace
      帕特里克·马克格哈恩 Patrick McGoohan .... Longshanks - King Edward I
      Peter Hanly .... Edward, Prince of Wales
      索菲·玛索 Sophie Marceau .... Princess Isabelle
◆类  型:剧情/动作/战争
◆片  长:172 分钟
◆上  映:1995年
◆国  家:美国
◆语  言:英语
◆字  幕:中文(附送外挂英文字幕)
◆文  件:3CD
◆链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112573
◆评  分:8.3/10 (109,192 votes)  top 250: #94 最新排名
-----------------------------------------------------------------
◆视频尺寸:768 x 320
◆压缩格式:HDRIP-RMVB
-----------------------------------------------------------------

剧情简介:

在威廉·华莱士还是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格兰的英雄马索·华莱士在与英军的斗争中牺牲了。幼小的他在父亲的好友的指导下学习文化和武术。光阴似箭,英王爱德华为巩固在苏格兰的统治,颁布法令允许英国贵族在苏格兰享有结婚少女的初夜权,以便让贵族效忠皇室。王子妃伊莎贝拉是个决断的才女,她知道这道法令会让英国贵族有意于苏格兰,但更会激起苏格兰人民的反抗。年轻的华莱士学成回到故乡,向美丽的少女梅伦求婚,愿意做一个安分守已的人。然而梅伦却被英军无理抢去,并遭杀害,华莱士终于爆发了。在广大村民高呼“英雄之后”的呼喊声中,他们揭竿而起,杀英兵宣布起义。苏格兰贵族罗伯想成为苏格兰领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假意与华莱士联盟。华莱士杀败了前来进攻的英军,苏格兰贵族议会封他为爵士,任命他为苏格兰护国公。华莱士却发现这些苏格兰贵族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为人民和国家前途担心。爱德华为了缓和局势,派伊莎贝拉前去和谈。但由于英王根本不考虑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买华莱士为条件,和谈失败了。伊莎贝拉回去后才发觉和谈根本就是幌子,英王汇合了爱尔兰军和法军共同包围华莱士的苏格兰军队,她赶紧送信给华莱士。大军压境之下,贵族们慌作一团,华莱士领兵出战,混战一场,短兵相接中,他意外发现了罗伯竟与英王勾结,不禁倍受打击。伊莎贝拉为华莱士的豪情倾倒,来到驻地向他倾吐了自己的真情,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英王再次提出和谈。华莱士明知是圈套,但为了和平着想,他依旧答应前去。在爱丁堡布斯设计了阴谋抓住华莱士,并把他送交英王。罗伯对父亲的诡计感到怒不可遏,华莱士终于被判死刑。伊莎贝拉求情不成,在英王临死前,她告诉英王她怀的不是王子的血脉,而这个孩子不久将成为新的英王。华莱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憾所有人。几星期后,在受封时,罗伯高呼前为华莱士报仇的口号,英勇地继承华莱士的遗志对抗英军。

赏析:

第六十八届(9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勇敢的心》BRAVE HEART 又名(惊世未了情)

  《勇敢的心》是一部悲壮的、融合血泪传奇史诗片。在1996年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角逐中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影片根据14世纪末发生在苏格兰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故事主人么威廉?华莱士,不但确有其人,而且他的英勇事迹更使得他成为苏格兰的民族英雄。

由美国著名演员梅尔?吉布森自编、自演、自导的这部影片。《勇敢的心》耗资7000万美元,全片的外景分别在苏格兰及爱尔兰辽阔的原野及高山上拍摄,动用了1700名临时演员,及6000套中古世服装。由于力求符合史实,在战争场面的安排上,场面之壮大,战斗之激烈,实为近几年所罕见。吉布森说,工作人员至少用了5个多月时间准备外景才得以开拍此片。而古堡的重新还原以及服装发型设计的耗费功夫,是为了加强真实的历史气氛。

  作为导演的梅尔?吉布森无论在眼界、信心和成就上都超过了他从前当演员时所扮演的任何角色。吉布森很快就变成了历史上的华莱士这个人。

  梅尔?吉布森说华莱士总是把朋友的事放在第一位,他更不会独断专行。但他也有另一面,吉布森说:"他在斯特令桥战役胜利后剥了对方将军的皮。""最早我放弃了这个片子的拍摄计划,那是因为原剧本太老生常谈了。"后来制片人阿兰?赖德改变了这一切,他使吉布森有机会自导自演。吉布森与剧作家伦道尔?沃莱斯经过6个月的切磋,终于开始合作了。

  梅尔?吉布森没有更多时间练习舞剑,所以午饭后的时间就成了他专门摆弄剑的时间。当然有时他也用那把5英尺长的利剑和别人开个玩笑。39岁的梅尔?吉布森已有25年烟龄了,但为了专心拍片,他在工作间的门上贴了"戒烟42天"的纸条,当他想吸烟时就使劲吃苹果。

  由于《勇敢的心》比制片人赖德以前的预算高出了一倍,吉布森也不得不为此放弃了他的片酬。最后派拉蒙(Paramount)公司用1750万美元的价格买断了该片在美国的发行权,而二十世纪福克斯(Twentieth Century-Fox)公司以3700万美元的价格买断了国外发行权。一些私人投资商又投入了数百万美元完成了整部片子的投资。然而,只有真正赚回整部影片投资和影片上市发行费用后,梅尔?吉布森才能挣到他的辛苦钱。

  《勇敢的心》最终获得了好评,梅尔?吉布森也在金球奖上摘取了最佳导演的桂冠,使人们看到了他表演之外的导演才能,同时苏格兰的英雄也被他表现得充满精彩。



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
  《勇敢的心》又名《惊世未了缘》,它以13~14世纪英格兰的宫廷政治为背景,以战争为核心,讲述了苏格兰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与英格兰统治者不屈不挠斗争的故事。本片是由好莱坞著名影人梅尔·吉布森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在为人们展开一幅气势恢宏、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历史画卷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创造电影奇迹的英雄。
《勇敢的心》一直被视为一部悲壮的、融合血泪传奇的史诗片,在影片中,人们常常为苏格兰那绵延的山脉、凄婉的风笛和苏格兰人民在贫困痛苦中发出的凄厉呼号所感动,也为华莱士一往无前的精神所鼓舞。威廉·华莱士的精神就如同一面旗帜,指引着苏格兰人民争取到了最后的自由。他最喜欢的一首诗也流传至今--告诉你,我的孩子,/在你一生中,有许多事值得争取,/但,自由无疑是最重要的。/永远不要带着脚镣,过奴隶的生活。 700年前的一位英雄,700年后的一部电影,激励着自人类有思想以来,每一位为了自由而战的英雄以及凡人。
  《勇敢的心》是一部充满了激情、政治、浪漫、道德的古装史诗巨片,对任何一个导演来说都是一个空前的挑战和考验。吉布森表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成功地推出了这样一部具有深刻民族主义和政治内涵的影片,他当之无愧被称为世界巨星。
--美国《人物》杂志  
    《勇敢的心》不愧为一部优秀的电影,看过的人都这么说,认为它是从小到大看过的最好的、最有人情味的爱国主义影片。影片一改正义者总是胜利的一贯定律,在结尾处是一个悲剧,一声催人泪下但又振奋人心的"自由"给整个影片画上了个圆满的句号。尽管斗争没有胜利,但斗争还在继续,华莱士的死已经判定了这场战役的胜负。
--影评人 柳 五  
  1995年的影坛几乎完全被《勇敢的心》所占领,梅尔·吉布森成为该年度的最大赢家。《勇敢的心》一举夺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5项大奖,并席卷全球,所向披靡。在当今影坛娱乐片盛兴,技术电影一味追求消遣、刺激和高票房的同时,《勇敢的心》大胆创新,起用了沉重压抑、忧郁愤闷的历史题材,将公元13世纪的苏格兰人民大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搬上银幕,以宏伟壮阔的气势为影片赢得了史诗巨片的称号。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真实的生活和历史,同时也为古装历史片赢得了更大的市场。
--佚 名  
  威廉·华莱士于1272年生于艾尔德斯莱,父亲是苏格兰贵族詹姆斯·斯特沃特的佃农,叔叔是教区的神父。当时的苏格兰王约翰·巴里奥尔横征暴敛,很失民心,全国各地都有暴动事件发生。巴里奥尔眼看大势已去,于是向英王爱德华一世求助,将君权双手奉送。爱德华一世接管苏格兰后,以残暴高压的手段控治局势,制造了数起大屠杀。苏格兰人不但要忍受高额的赋税,还要受到人格上的侮辱--每当新娘出嫁时,初夜权属于英格兰总督,这些暴政更加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贵族、农民们纷纷拿起武器,与英国人作战。
  华莱士的父亲组织了一个秘密抵抗组织,他带领手下人奋勇征战,打击英格兰侵略者。可是没过多久,父亲就被英国人处死了,华莱士也被叔叔带走了,告别了这个令人悲伤和恐怖的家乡。从此,华莱士被叔叔抚养成人,叔叔不但教给他很多知识,还教他学习武术。
光阴似箭,20年后,华莱士长成了一个英俊的青年,他回到家乡,又一次见到了故乡那如诗如画的山水和童年的伙伴。他与邻家的女孩缪伦相爱了,在雨天的高原上,他们俩骑在一匹马上漫步,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终于在一个晚上,他们秘密结婚了,华莱士希望同妻子从此过上安定和谐的生活。
  可是上天却不成全他们,英格兰人的暴行从未停止过,他们仍然到处肆虐,危害人民。在英军的一次袭击中,缪伦被一名英国军官看中,欲行非礼,她奋力反抗,却被残忍的英军当众割断了喉咙。
国仇家恨使华莱士终于爆发了,他孤身一人闯进英军驻地,杀死了多名英军。在广大村民高呼"英雄"的呼喊声中,他们揭竿而起,杀英兵宣布起义。华莱士屡战屡胜,威名日盛,引来众多人民加入义军。
  苏格兰贵族罗伯特想成为苏格兰领主,在其父布斯的教唆下,他假意与华莱士联盟。华莱士打败了前来进攻的英军,苏格兰贵族议会封他为爵士,任命他为苏格兰护国公。然而华莱士却发现这些苏格兰贵族考虑的只是自己的利益,丝毫不为人民和国家前途担心。
英王爱德华为了缓和局势,派儿媳伊莎贝拉前去和谈。但由于爱德华根本不考虑人民的自由和平等,只想以收买华莱士为条件,和谈失败了。伊莎贝拉回去后才发觉和谈根本就是幌子,爱德华想汇合爱尔兰军和英军共同包围华莱士的苏格兰军队。于是,她赶紧送信给华莱士。大军压境之下,贵族们慌作一团,华莱士领兵出战,混战一场,短兵相接中,他意外发现了罗伯特竟与英王勾结,不禁备受打击。伊莎贝拉为华莱士的豪情倾倒,来到驻地向他倾吐了自己的真情,两人陶醉在爱情的幸福之中。
  英王再次提出和谈。华莱士明知是圈套,但为了和平着想,他依旧答应前去。在爱丁堡,布斯设计抓住华莱士,并把他送交英王,罗伯特对父亲的诡计怒不可遏。
华莱士终于被判处死刑,伊莎贝拉求情不成,在英王临死前,她告诉英王她怀的不是王子的血脉,而这个孩子不久将成为新的英王。
华莱士刑前高呼"自由"震撼了所有人。几星期后,罗伯特高呼"为华莱士报仇"的口号,英勇地继承了华莱士的遗志对抗英军。苏格兰人民最终取得了民族的独立。
  自由的挽歌
  《勇敢的心》整部影片都萦绕在压迫与自由中间,自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影片深刻的主题。但是在讨论自由之前,让我们先看几件事。历史上的爱德华一世是一位铁腕君主,他为英格兰掠夺了大量的土地和财富,他更杰出的贡献是完善了英格兰的法律,并且发展了议会制度,提高了君主制度下的民主程度,由此绝大多数英格兰人至今仍认为爱德华一世是一位伟大的君主。在英格兰人的史书中,他们对威廉·华莱士是充满愤恨的,影片中攻克约克郡的战役其实发生在德翰姆,在占领德翰姆之后,威廉·华莱士曾经下令屠杀战俘以及城中很多无辜百姓。虽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但这仍然让人迷惑,威廉·华莱士时代的自由似乎距离现代社会很远。
  相对于一个奴隶,自由的含义仅仅限于不受他人的限制,自己有权决定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这个意义来讲,威廉·华莱士追求的是一种自我控制的权利,这种权利在现在看来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但很可惜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仅仅在这个过程中便失去了生命。罗伯特继承了华莱士的遗志领导人民,赢得了苏格兰的独立,但在壁垒森严的中世纪,他又是否真正让人民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西方世界,从中世纪到现代社会,可以说是自由的胜利。自由经济取代了庄园经济,个人自由为契约式的国家理论所维护,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于自由主义成为西方社会的基本哲学所导致的。这种自由是一种权利,而这种权利的来源归根结底是来自政府的维护。然而在西方社会,这种权利直到美国的《独立宣言》才第一次正式地得到承认。所以我们不能跨越时代来奢望在《勇敢的心》中体会到真正自由的含义。
  在现代西方哲学理论中,少部分的自由主义者仅仅把自由看做是对欲望没有束缚和限制,反之则是不自由或是强制,这也可以称做是一种消极的自由。虽然在一个非民主的社会里人民也可以享受高度的消极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在那样的社会里缺乏保障,而在民主的政体下这种自由的保障则较大,这也是西方自由主义哲学的主体论断。从这方面看来,《勇敢的心》中自由的概念就要原始许多了。
  丝毫没有诋毁影片的意图,因为我们实在没有理由苛求电影去跨越时代追求属于现实中的自由。相反我们还要惊叹于《勇敢的心》能够带给我们如此深刻的心灵震撼,而这种震撼更多的还是来自它对自由的呐喊,最后的"Freedom"完全是一种对旧制度的宣战和对新生的渴望。追求自由与否尽管距离我们十分遥远,但是我们还是能够为一部电影去愤怒和落泪。毕竟真正的自由来自我们的内心。


勇敢的心》:震撼你感动你的那部电影

  前些日子,凯歌导演在第一届海岸两地导演交流会上,做了番很煽的即兴演讲,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每一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震撼着你,感动着你,陪伴着你成长至今。我相信凯歌导演说了句实话。一个小孩子,懂事懂了一半,长大仍未完成,复杂的世界摆在眼前,一切都是懵懵懂懂,这个时候让他遇到一部好电影,眼睁睁地盯着银幕,被精巧的视听结构后面隐藏的那些关护、坚强、童真、温柔、自由、爱情所打动,不可抑制地流下泪水,即使现在来看,仍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它会令人相信,相信我们的生命之美,相信这个世界的秩序之美。一部好电影,可以产生深远的共鸣,进而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想,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最高价值和使命,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释放。

  谈回我自己挚爱的电影,《勇敢的心》,记得最早是在初一看的,哭得一塌糊涂。一方面,我比较藏不住事儿,真善美的东西,总是能很轻易地打动我,到现在看一些东西,还是哭得像个孩子。另一方面,《勇敢的心》本身拥有一部完美的电影所需要的一切因素——纯洁的爱情,无谓的勇气,坚贞的英雄,伟大的人民,完美的音乐,壮阔的景色,优秀的演员,尖锐的矛盾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和最真实的梦想。后来渐渐成长,这部电影也不知重温了多少遍,看到了电影的实质,其实是把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各项元素运用到了极致,看到了蒙太奇的惊人作用,但感动依旧,依旧难以忘却那份爱与自由。华莱士,一个真实而脆弱的英雄形象,他的奋斗,他的不屈,他的勇敢坚韧,事实上为的是一份证明,证明给她死去的女人看,他是一个英雄;证明给她看,拥有梦想中的自由生活是一件可能的事情。他骑着高大的黑色骏马出现在混乱的高地军队前,蓝色的油彩涂在他坚毅的脸上,风吹起他金色的头发,飞扬的发丝印证着他的宣言“他们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但是永远也不可能夺去我们的自由!”他揭开那个神秘人的头盔发现他竟然就是自己惺惺相吸的贵族罗拔的时候,他的眼里充满了绝望和不可置信的震惊。在他被处死的前夕,他也会恐惧,他也会颤抖,他也会默默地呼唤爱人的名字,祈求她赐予他勇气,让他完成英雄的使命,这个男人是真实的,伟大的。他的勇敢和真诚,对于自由的渴望,是每一个孩子的愿望,我们需要这种感动,需要这种美化了的虚拟情愫,这就是电影的神奇力量,让人置身其中,感受那些我们不曾有的生活,感受那些我们渴望已久的情感迸发。

  华莱士骑马在苏格兰军队前发表战前宣言的那个片断;两军厮杀,鲜血浸染的那些场景;在刑场上,华莱士以全身的力气喊出““freedom”那一刻;在电影的结尾,华莱士的剑被战友抛向天空,划过苍穹的那一瞬间,都是完美的煽情点。苏格兰风笛沧桑遥远的意境里,那个英雄在山野间奔驰,永不停息。这些段落,一个孩子是没办法不被感动的。我想,为之感动是一件很庆幸的事情。眼前这个时代,价值观完全崩溃,反讽黑色幽默大行其道,人们逐渐已经淡漠了曾经属于我们的那些单纯的感动,那些真善美的童话,转而用蔑视一切的外表去掩盖自己空虚的内心和不自信,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我仍然相信,相信我外壳愤世嫉俗的那层保护膜下面,仍然是一块金子,相信在人生的某个时段,我也会挣脱出来,大胆的表达我对于生命的感激。

  我要说,在我年少轻狂的时候,走过不少弯路,我过于痴迷那些虚构出来的成就感和虚荣心,过于用心伪造那些不经事的事故和淡漠,我一度认为这些东西很酷。但在骨子里,我自己清楚,我永远是一个传统的孩子,我相信那些世袭下来的品质和为人处世的标准,我相信梦想,相形要为之奋斗不息,相信要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目标,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好心总会有好报,我羡慕华莱士,我没法做人做到这样的纯粹,但我还在努力,努力摒弃那些不值一提的虚荣和自卑,努力高声喊出自己的那声“freedoom”。我们过去总是在谈论未来,谈论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但现在来看,未来就在眼前,青春的九局下半就在眼前,再继续谈论似乎已经不大合适,要么去面对,要么就退却,没有第三种选择。

  春节刚过,新年伊始,又看了遍《勇敢的心》,我做出了选择。

  我选择,要更加坦率地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勇敢的心》:当我们必须面对死亡

    年少时华莱士的父兄为争取苏格兰的自由而死。事隔多年,被叔父带走的他重返故乡,在这里他遇上了青梅竹马的恋人莫伦,为逃避英格兰贵族所享有的“初夜权”,他们秘密结婚了。然而不久,莫伦为了反抗英军士兵的凌辱而惨遭杀害。华莱士因而起义。在华莱士的领导下,苏格兰义军取得了不断的胜利。然而与此同时苏格兰的贵族们却为了一时的欢乐而勾结英格兰国王“长腿”。在战争中,华莱士被苏格兰王储布鲁斯出卖险些遇害。但最终,由于布鲁斯的父亲与“长腿”勾结,华莱士被捕了。等待华莱士的是两种选择,一是宣布效忠皇室,可以得到一个痛快的死;二是坚持己见,以“叛国罪”处以开膛破腹的极刑。生死关头,华莱士选择了后者。在刑场上,华莱士受尽种种苦刑,最终高呼“FREEDOM”(自由)而死。他的死唤起了更多人投入到争取自由的战斗中,苏格兰终于于十四世纪赢得独立。
    看完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片子,我认为该片临近结束时导演对华莱士之死的二度创作处理得即充分表现了华莱士之死的意义,又充分展示了一个导演对死亡处理的灵性。关于死亡,一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无论是电影中还是在生活中。它既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题材。如何把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英雄人物的死刻画得既真实动人又不失优美呢?影片中,导演梅尔·吉布森于细节处见功夫。
首先,梅尔·吉布森用了一种类似于隐喻的手法,避开了死亡的血腥之气。在华莱士临刑前,他在牢房中有一短暂的独白:“我很害怕,赐与我力量去面对死亡吧。”当他说这段话时,导演将牢房中的色调处理成了蓝色,令人不禁联想到天堂,而与此同事,一束从人物背后窗子射进来的光,更加烘托了气氛。行刑场上,两个侏儒的“死亡”表演喻示着华莱士将受到的酷刑——大棍击打后,剖开腹部拉出肠子。当华莱士来到刑场上即将受刑时,导演又在人群中安排了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他的眼睛将看到华莱士的死,而这死将影响他的终生。
其次,导演又精心安排了几组对比性的镜头:一边是华莱士慷慨赴死,让他的朋友(王妃、战友)甚至让他们的敌人(布鲁斯、刑场上的英格兰看客)为之动容;一边是“长腿”染疾而终,他的儿子冷漠地在一旁等待着接任国王的职位。在对华莱士受酷刑时的表现上,导演采用了一组华莱士的面部特写。他避开了刽子手是如何行刑的镜头(行刑的方式已由侏儒表演了),而用华莱士的表情来表现他的痛苦。同时,在这组特写之中导演不断切换着“长腿”在病床上等待华莱士说“开恩”、王妃与布鲁士的痛苦及看客们的恐惧的反映而越发烘托了华莱士之死的惨烈。
    同时,导演对刑场上英格兰看客们的态度也进行了对比性的处理。在华莱士刚来到刑场上是,看客们带着兴灾乐祸、大快人心的心态来观看他的死亡,他们向华莱士兵投掷菜叶、鸡蛋与石块,那一刻,华莱士在他们的心中是个恶魔。然而当华莱士遭受破腹之刑仍不屈服时,他的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当华莱士喊出“自由”之时,他的死震憾了所有的人。由兴奋到恐惧到震撼,难得导演难从看客们的表演上下手,调动了所有的群众演员来演好这一场戏。
    最后当刀起之时,在华莱士的幻觉里,莫伦出现在人群中。这一安排让华莱士的死表现得凄美感人。显然,这并不是一部超现实主义的影片,但是莫伦的出现无疑为华莱士之死增添了一份浪漫(虽然此时的浪漫很残忍)。既呼应了华莱士抗暴的起因,又展现了爱情之美。还有那个用仰角镜头拍摄的蓝天下飘落的手帕,
在音乐处理上,整个影片多处采用以苏格兰风笛为主乐器的苏格兰音乐。在华莱士之死这场戏中自然也少不了苏格兰音乐的陪衬。在华莱士受刑过程中极具苏格兰风情的音乐两次响起。第一次,出现在华莱士被押赴刑场时。伴随着音乐,画面上大量的看客向他投掷菜叶与石头。随着华莱士被马拉起,音乐被嘈杂的人声取代。当刽子手开始进行开膛破腹的极刑时,音乐第二次响起。当华莱士高呼自由时,音乐也达到了高潮。
在这个片段中,我尤其喜欢导演对光线的选择。说“选择”因为这是一场室外戏,光线的强弱由天气好坏来定。在这里,导演匠心独具地选择了多云的一天,这样的天气,稀薄的云层覆盖了天空,光线接近于漫射光,充足而且不过分强烈。这种光线下几乎没有阴影区,有力于表现主体,尤其是利于表现华莱士躺在拷问台上受刑时的俯拍镜头。同时,可见导演也考虑到了英伦多阴少晴的天气,更显得真实。
通过前面的影片,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战场上死亡的残酷,导演从不避违,他用写实逼真的手法描绘了人头破碎等场面。
    影片中,华莱士说:“每个人都会死的,但并非都活得有意义。”套用他的话,我想说:“每个影片都可能会有‘死’,但并非都处理得令人回味。”



风笛,悠扬在苏格兰的群山之颠
作曲: James Horner  
演奏: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合唱: Choristers of Westminster Abbey  

说起《Brave Heart》的原声音乐,就不得不说说曲作者James Horner这位大名鼎鼎的好莱坞电影配乐家.国人熟悉Horner可能是从《Titanic》开始,那一首《My heart will go on》和一支悠扬的苏格兰风笛不知迷倒过多少人.其实在这之前,Horner就为多部优秀电影写了出色的配乐,其中有《Apollo 13》,《Glory》,《Legends of the Fall》,《The Mask of Zorro》.值得一提的是,当年《Brave Heart》和《Apollo 13》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的提名,虽然显示了Horner非凡的实力,但是造成了评委会选票的分流,留下了遗憾.  

  影片《Brave Heart》描述了苏格兰的民族英雄Wallace反抗英格兰的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全篇气势恢宏,情感真挚缠绵,跌宕起伏.作为这样一部影片的配乐师,Horner正确的选择了苏格兰的民族乐器——风笛加世界顶级乐团——伦敦交响乐团的配器组合.  

  影片开头,Main Title中悠扬的风笛声将观众带入了苏格兰高高的山岭之上,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中,生活着朴实的苏格兰人民.然而忧郁的小提琴在没有低音衬托的空灵中,奏出了他们受到统治者压迫的不幸.四支圆号不祥的和声,暗示了统治力量的邪恶与黑暗.经过弦乐的过渡,独奏圆号忽然吹出带有升腾力量的旋律,这似乎是一种期盼,期盼英雄的诞生,来拯救他的民族;然而大提琴冷冷的对答,为这位英雄铺设了艰难的道路.整首Main Title无疑是影片的序曲,Wallace一生的奋斗历程其实已经预告在了这首短小的曲子中了.即使把此曲作为纯音乐来欣赏,它的艺术价值也会闪现光芒.  

  Wallace的父亲因为抗击英国的统治而牺牲了.在父亲的葬礼上,村里的小女孩Murron摘了一朵紫蓟花送给了小Wallace.这时风笛第一次响起了象征Wallace和Murron爱情的主题,它是那样的优美而哀怨.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不会阻挡住人们对爱情的渴望.这个旋律冥冥中蕴涵着对自由的向往.  

  在Wallace Courts Murron的开头,是一个乡间的婚礼舞会场面,这是整部影片中最欢快的音乐了.在风笛吹奏的洋溢着民族风情的舞曲中,人们暂时忘却了苦难,尽情的欢乐.我记得托尔斯泰说过,无论生活的环境多么艰苦,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欢乐与自由的追求.从这首曲子中,我们可以听出来,之所以Wallace率领的民族起义会在百姓中造成如此壮大的声势,对英统治造成空前的打击,其原动力是来自于苏格兰这个民族的伟大.就在这样一个舞会上,长大成人的Wallace,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村庄,见到了儿时的好友和已经长成为一个婷婷玉立端庄少女的Murron.这时,两人的爱情主题又重现了,只是这一次它不再那么缓慢且伤感,却显出些许愉悦的色彩.Wallace取出幼时Murron送的紫蓟花,虽然花朵已经干瘪,但是色彩依旧明亮.爱情的种子在两人的心生根发芽生,此时终于长出了美丽的花朵.这时的画面:幽静的夜晚,山岗上一对恋人促膝而坐,配上如此优美的风笛,真是让人为之感动不已.  

  随后的Secret Wedding,弦乐与长笛的合奏同风笛交相呼应,似乎代表了两位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爱情.在这六分多种的时间里,画面中没有任何语言,只有音乐在流淌.整个苏格兰连绵的群山似乎都沉浸在这缠绵的爱情中了.  

  然而好景不长,Murron受到统治者的迫害而被杀死了.Attack on Murron中,固定节奏的定音鼓制造出了危急的气氛.Murron被绑在木杆上,眼里流露出无助的泪水,哀怨的女声似乎是她的挽歌.而这一切终被邪恶的独奏圆号所吞没——明晃晃的匕首指向Murron的喉颈——不和谐的交响终于将乐曲送至定音鼓那夺人心魄的致命一击!紧接着的Revenge把Wallace复仇场面刻画的栩栩如生.定音鼓在晃动音型的衬底下充满了悬念与紧张,空气似乎凝结住了.当Wallace从背后抽出木棍的同时,音乐急剧加速,风笛越来越显出不安与凄凉.这一段音乐充分展现出了情节的张力.在Murron's Burial中,风笛又一次重现了爱情主题,而这次它却是如此的悲凉,让人不禁要落下眼泪……   

  接下来,Making Plans第一次展现出英雄的风采.风笛,一下变成了号角,召集人们起来反抗.苏格兰的人民觉醒了,在Sons of Scotland中,铜管占据了主角,表现出了人民的英勇气概.随着定音鼓坚定有力的鼓点,起义军在风笛的领导下,同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战斗.这一段战争音乐是全篇中最有特色的一段:描写苏格兰人的只有一支风笛,看来似乎势单力薄,但是它却顽强的抗争着;乐曲间,弦乐队时不时闯入进来一条极不和谐的旋律,表现出英军肆虐的反扑.随着节奏的不断加快,几条主线交织在一起,难解难分.这一段音乐,重现了六百多年前发生在苏格兰中部城镇Stirling的著名的战役,可谓精彩至极.  

  英王为了争取集结部队的时间,假派王妃去和义军和谈.岂料王妃却被Wallace的勇敢,正气和魅力所吸引,深爱上了这个"叛贼"的头目.在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中,作曲家表现了她矛盾的内心和深沉的爱.在义军获得了Falkirk的胜利之后,眼看形势极为有利,Wallace却受到了贵族的出卖.在Betrayal and Desolation中,大提琴表现出Wallace的悲愤.随之呼应的独奏圆号奏出无奈的叹息;弦乐零星几点,展现出一派悲凉的景象.最后,风笛又缓缓的登场,伴随着如同天籁传来的人声给失败的义军于无尽的抚慰.  

  Mornar's Dream是一首短小的曲子,节奏局促.在这里,作曲家第一次使用了嘹亮的小号,使曲子带有无限动力.曲中透出Wallace不畏失败,越挫越奋的坚强毅力.而他已经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在The Legends Spreads中,风笛居然以更快的速度,更激进高昂的旋律,旋风般的把英雄的事迹继续传遍苏格兰大地.  

  在Wallace再次受到出卖之后,终于被英王捉住.王妃向冷酷的英王祈求绕过他的性命.这一段音乐表现出她对Wallace的爱,对英王的仇恨,对自己的无助……其中笛子颤抖幽怨的旋律似乎是王妃的哭泣.  

  终曲Freedom,影片中结构最完整的一首乐曲.首先由独奏圆号反复吹奏相同的三音级进的旋律,整个乐队以不断丰富的配器与推波助澜的和声来衬托这个表现苏格兰宽广,雄伟的景色的主题;随后风笛以高亢的基调拉出了英雄的主题.这个主题其实就是爱情主题的再现,然而在这里,它挥去了所有的阴霾,显得无比辉煌,在这里,它已经成为了自由的赞歌.我们一定记得,影片中Wallace躺在绞刑台上,用尽全身力气发出的最后的呐喊:"Freedom!"不禁要为这一颗勇敢的心而敬佩.然后乐曲回到A段,在英雄主题再现的时候,两个主题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全片配乐中最振奋人心的高潮.这一段表露出Horner高超的作曲技巧.随后合唱加入进来旋律变的舒缓优美,这是最高贵的爱情的赞颂.这首长达七分半钟的终曲,含概了全篇的剧情,给了片子一个有力的结尾.  

  最后要提一下为配乐担任演奏的伦敦交响乐团和维斯明斯特教堂合唱团.熟悉古典音乐的朋友们一定不会陌生,这两个乐团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交响和合唱团.他们所发出的音响不是一般的合声器能够相比的.所以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定要去电影院观看这部影片,你一定会被影片配乐中史诗般的恢宏所震撼.  


专辑名称:勇敢的心电影原声大碟(2张) Soundtrack-Music From Braveheart
专辑类别:soundtrack
发行日期:1995年


专辑曲目:


01. Main Title
02. A Gift Of A Thistle
03. Wallace Courts Murron
04. The Secret Wedding
05. Attack On Murron
06. Revenge
07. Murron's Burial
08. Making Plans (Gathering The Clans)
09. Sons Of Scotland
10. The Battle Of Stirling
11. 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
12. Falkirk
13. Betrayal and Desolation
14. Mornay's Dream
15. The Legend Spreads
16. The Princess Pleads For Wallace's Life
17. 'Freedom' - The Execution - Bannockburn
18. End Credits



plus歌曲:



01. Prologue- -I shall tell you of William Wallace- (Narration- Robert theBruce)
02. Outlawed Tunes on Outlawed Pipes
03. The Royal Wedding (Nattation- Robert the Bruce)
04. The trouble with Scotland- (King Edward the Longshanks)
05. Scottish Wedding Music
06. Prima Noctes
07. The Proposal (William Wallace and Murron)
08. Scotland is free! (William Wallace)
09. Point of War-Johnny Cope-Up in the Morning Early
10. Coversing with the Almighty (Stephen, William Wallace, Hamish, Campbell)
11. The Road to the Isles-Glendaural Highlanders-The Old Rustic Bridge bythe Mill
12. Sons of Scotland!- (William Wallace)
13. Vision of Murron
14. Unite the clans! (William Wallace)
15. The Legen Spreads (Scottish Storytellers)
16. -Why do you help me-- (William Wallace and Princess Isabelle)
17. For the Love of a Princess
18.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 (William Wallace and Princess Isabelle)
19. The prisoner wishes to say a word- (The Executioner and William Wallace)
20. After the beheading- (Robert the Bruce)
21. You have bled with Wallace!- (Robert the Bruce)
22. Warrior Poets (William Wallace)
23. Scotland the Brave
24. Leaving Glenhurqhart
25. Kirkhill



发表于 2006-3-17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华莱士是整个苏格兰的尊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了,准备看!
看过的说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8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部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战争片, 悲剧告终.

绝对是一部非常好的片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坐在列车上幻想着那个城市的风景,是否有江南的小船,流水,我喜欢憧憬未知的旅途,有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不知道此行是怎么样的,真是奇妙的旅行。列车终于停了下来,我没有在车上那么兴奋了,可能有一些累,还幻想完了呢,我也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9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一部非常好的片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2 21:21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