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08|回复: 0

[MBA]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我国行业报的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5-7-15 22:21:30 
   


   
   
   
   
   


   
   
   
   




   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我国行业报的对策

  国外资本进入中国传媒市场已成为现实,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形势必将越来越严峻。我认为,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结合管理学的系统思路,我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一)行业报势单力孤,应该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

    前文已经提出,现在的全国性行业报,大多单门独户,产品品种少,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之一在于走集团化发展的路子。

    中国电子报社3年前实行体制改革,与信息产业部直属4个事业单位整合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整合后,报社实行企业化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一,报社可利用的资源多了。集团内有6报10刊,有国内知名的咨询顾问公司,有国家级的计算机软件评测中心,有n业最大的门户网站,有从事行业和不同专业研究的科研机构,集团内部采取横向互动,相互支持和配合,使现有的资源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各项成本大大降低。其二,集团内部人员桕互调剂,使员工的才华可以得到更充分地展示。其三,固定资产得到充分发挥,报社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二)行业报要有行业报的特色,要精心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全国性行业报的特殊性,前文已有分析。笔者认为,根据中国的情况,有行业就会有行业报的舞台,行业报的作用是其他报刊所不能代替的。但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如何做大,一是如何做强。既不大,也不强,将来很难生存。作为行业报,由于受到行业范围的限制,而且同类报纸比较多,各家报纸不会像社会大众媒体那样有比较大的发行量。还要看到,综合类报纸和专业类期刊、杂志在与行业报争夺广告客户,区域性媒体在与行业报争夺广告客户,电视台、互联网等传媒也在与行业报争夺广告客户。在这种竞争非常激烈残酷的情况下,行业报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慢我快,人粗我精,想办法做大做强,否则行业报的舞台会越来越小。   

    (三)报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创造能够留住人才、多出人才的内部机制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什么是我们的软肋?我们最担心的是国外资本与我们争人才。中国的报业总起来说实力还不强,真正懂经营、会管理的人还非常少,有限的精英一旦被具有外资背景的媒体挖走,对我们将是极大的伤害。就一个单位而言,业务骨干也是不多的,一旦流失同样会给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电子报社近几年流向具有外资背景的媒体十几入。这对其是力量的削弱,对竞争对手是加强。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报社内部机制方面都大有文章可做。

    从报社内部来讲;要很好地总结经验。既要注意员工专业素质的培养,又要加强思想品质的培养,要培养员工对本单位的忠诚度,使员工树立为本单位长期服务的信念;既要动员员工多做贡献,又要按照人力资源市场的行情给员工以相对合理的报酬,使员工的心态平衡;既要注意员工的使用,又要注意员工的培训和提高,给员工一个认同的远景规划;既要要求员工发扬“老黄牛”精神,任劳任怨,又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使员工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既要把员工看作入力资源,又要把员工当成单位最可贵的财富,要经常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员工真正感觉到是主人。笔者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妥善地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机制,人才就不会流失,而且会不断的涌现。

    总之,中国报业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资本向中国大规模的进军,更是雪上加霜,面对新形势,我们必须抓紧应对新的竞争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要打有准备之仗,力争掌握主动权,争取成为竞争的胜者。
  


   
   
   
   
   


   
     
直接浏览: 工大后院 http://www.gdutbbs.com  更多资料,更多乐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2 21:36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