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达芬奇密码·最好的商业电影
天主教徒,你好,既然如此起名,看来你便是教会之人了,我尊重所有的教派,但我信奉万物归一。这是我的神。我以为,人类对神性的解释是可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之说"得意忘言”是至理明言,所有的教派纷争均来自语言,来自不同的阐释,而信仰本身则被悄然悬搁了,虽然他们自认为信仰而战。其实最重要的是信仰本身,所以才有“你只要相信”----《达芬奇密码》,这相信不是来自别人的解释,而是深植于你自己的灵魂。
这就是我的回答。
以上是一位名叫"天主教徒”的网友给我留言后,我予以的回答,看来我有必要对本文再次进行补充,我想这个讨论是有意义的,因为它事关信仰本身,在今天这个时代,信仰被重提,是因为我们都要寻找失落已久的精神家园。
朋友阮浩说,《达芬奇密码》好看,他昨天刚看过。我不信,因为我看过小说,小说的翻译语言极滥,可以说是垃圾文字,让我无法卒读,我硬着头皮将小说看完,不是因了小说的魅力,而是为了了解畅销小说的奥秘,了解它为什么能在全球大行其道。
结果是失望。失望的不是它的故事,而是文字,中国人的翻译文字。一个为文之人是不该如此糟塌文字尊严的,因此我愤怒。所以我说电影好过小说----这份荣誉本该属于小说的,可是因了文字;我相信原文小说会好过电影,也是因为文字。
所以看到中国记者从法国戛纳发回的消息,以及国内媒体对它的报道,均在我的意料之中:电影不好。我决定不上电影院,我计划等碟到了再看。
可是阮浩说好。
就在昨天,我的助手娄毅看了《达芬奇密码》,去前我说你会失望的。他惊讶地问:是吗?我说媒体说不好,我估计就是如此了。他还是去了。回来对我说,太滥了,我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不好,可是仍没想到会这么滥!我上当了,王老师你千万别去看。
所以我认为阮浩判断有问题,尽管他是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我仍怀疑他,而且我一向怀疑他的艺术判断。他说,你还是去看看吧。
正好晚上也没事,我们几个就去了。路上,我说:阮浩你可要注意了,看完电影你面临着两种可能,一是批判会,认为你误导了我们,对艺术判断有误,二是夸赞你,认为你有眼光,他笑笑,你说什么都可以,只要你高兴。他一下把我将死了,我倒无话可说了。
结果他说对了,《达芬奇密码》不仅好,而且是相当之好,是我近几年来看过的最好的商业电影,它的“牛逼”之处就在于能将宗教、历史、文化、哲学负载在一个奇崛好看的故事中,丝丝入扣地拍摄了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电影。它的确是商业的,但它没有放弃一个好的商业电影所能负载的艺术探求,这探求展示在它的思想层面上。它用主人翁兰登之口说出了影片的主题:你要摧毁一个信仰,还是要让它复兴?信仰,只要你相信就行了。
千万不要忽略了这句话之于现代人的意义:电影要揭示的是:整个西方社会所信奉的基督教很有可能是建立在一个巨大的秘密和谎言的基础上的,而一旦“秘密与谎言”被揭露,信仰本身将面临怎么的考验和命运?---中国基督教教会发表声明动员教民抵制电影已然说明了问题。
电影的背景为我们讲叙了一个发生在当代的故事,一个关于一批忠实的隐形武士为了信仰守护了“宗教秘密”的故事。这个组织被命名为隐修会。秘密的根源始于史上传说中的一位荡妇,其实是一位真正的圣女,她是伟大的基督耶稣的妻子,基督教的正宗传人,可是教派间的血腥杀戮和权力的纷争却掩盖了这一天大的秘密,从此隐修会的隐形武士们开始了他们长达几个世纪几代人的忠诚捍卫,但“秘密”不能被泄露,因为有杀身之祸,血脉的遗存成了历史的唯一见证,从此他们转入了地下,秘密与忠诚成了隐形武士们必须遵守的诺言,他们用生命践履了他们的诺言。于是一场暗杀开始了,同样来自教派的分支,他们是不能允许“秘密”被公开,因为这会颠覆教宗的权威,一位符号学家兰登莫名其妙地被卷入,他成了解密的关健……
问题在于我们在电影中隐约地看到了信仰的确立,并非是以温柔的面孔向我们展示出它的神圣,是通过血腥,通过骇人的杀戳,通过教派间的你争我夺,通过秘密的掩盖和灭迹。宗教神秘的面纱因此而被无情的剥去,裸露出了它不忍目睹的残酷。多少个世纪以来,信仰就是用鲜血锻造出了一条通住天堂之路,人们为它迷狂---因为相信鲜血是神圣的洗礼,是成为圣徒的必要的仪式,是通往天堂的必由之路,。倘若《达芬奇密码》所说的是确证的事实呢?倘若历史的神圣居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呢?倘若基督的“传人”理应是他的“血脉”而非他人呢?
我们是否还能坚守信仰?
所以作者说:你自己是否相信信仰。这句寻常之语乃是智慧的启示。
作者的结论是:关健在于你是否相信信仰,而不是信仰之外的“传说”。这一结论的伟大在于,它告诉了我们,过去的信仰是依附在了一个外在的由“传说”建立起来的基础上,因此它并非真正的深植于人们的内心,一旦“传说”或“谎言”被揭穿,信仰是否也会因此而坍塌?信仰的坚守并非基于现世的“权威”是谁,信仰在于你信奉的那个精神的归宿---它并不因权威而存在,你是用自己的灵魂为它立“威”,这才是信仰的本质。
如果我们的内心已为自己修建起了坚实的信仰,这一信仰筑成了我们的血肉,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会因外在的因素干扰而动摇根基,那么信仰依然会显现出生命中最神奇的力量。
所以信仰不该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基于我们自身,基于我们自身的精神欲求。《达芬奇密码》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命题,我愿意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我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我感谢它,何况它还是这么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
我盛赞了阮浩,也陷入了深思,《达芬奇密码》让我赞叹,也让我沉思。朋友闻小阳的车里,正播放着周杰伦的《肖邦》,歌声在我听来,也多了些沉重。
信仰会让人沉重,但心灵也会因此而获得分量。

:call: :hug: 值得一看 !
[ 本帖最后由 1zone 于 2006-5-26 17:46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