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56|回复: 0

2009年政法干警考试《专业综合Ⅰ》试卷真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笔试(部分)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答题卡和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在答题卡上涂写考试科目和准考证号的信息点。
  2.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下,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书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3.填(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答题纸和试题本一并交回。

  三、简答题:第26~2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6.简述结果加重犯的概念、特征及处罚原则。
  27.简述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区别。
  四、辨析题:第28小题,8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8.请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杀人应当偿命”这一说法进行分析。
  五、法条分析题:第29小题,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9.我国《刑法》第114 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请说明:
  (1)本条中“公共安全”应如何理解?
  (2)本条中“其他危险方法”应如何理解?
  (3)本条中“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的既遂还是未遂?简要说明理由
  (4)投放危险物质罪与以投放危险物质的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之间的主要区别何在?请举例说明。
  六、案例分析题:第30小题,15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30.某日,甲、乙、丙三人共谋到一商场实施盗窃,并由丙向甲、乙介绍了商场报警器的情况和位置,商定了行为方案,次日晚,甲、乙按丙提供的情况,避开报警器,潜入该商场,丙因家中有事未去。在窃得数万元商品后,乙先行离开,走在后面的甲为了破坏作案现场而将商场内一电炉插上电源,并在电炉上放置了一些易燃商品,致使当夜该商场被大火烧毁。该案侦破后,甲、乙在被采取强制措施期间分别交待了各自曾实施的下列事实,该两项事实后均经司法机关查证属实:
  甲交待其曾在一公交车上扒窃,在窃得一乘客钱包后,准备中途下车时被失主发现,该失主追至车下,甲见失主追来,一拳将其打倒并快速逃离,甲窃取的钱包内装有现金5000元。
  乙交待曾向丁借款1 万元做生意,因生意亏损,虽经丁多次催要,但均无钱还款,乙为了达到不予还款的目的,一日通知丁带借条到一茶馆拿钱,在茶馆,乙拿回借条并要求丁同时写下1 万元收条,待乙将丁写下的收条拿到手后,只付给了丁现金1000 元。后丁多次向乙索要余下的9000 元借款,乙以借款已全部偿还为由拒不还款。
  根据上述案例详情,请回答下列问题并简述理由:
  (1)应如何分别认定甲、乙、丙在盗窃中的行为及甲、乙交待事实中行为的性质?
  (2)甲、乙、丙各具有的法定量刑情节及其处理内容是什么?是否数罪并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2 16: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