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公考要来了,复习看点啥?
距离2012年河南公考仅有10几天的时间了,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生最焦躁的时候。常有考生问,这个时候该做什么,做题还是不做题?就这些问题,相关媒体专访了知满天教育网名师孙景民。他表示,现阶段还一味的题海训练,会让大部分学生头脑不清,因此并不主张大量做题。对于很多考生,还是建议要回归教材,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是确实重要。更要强调的是,回归教材不是“热剩饭”,其主要的目的是夯实基础、规范训练、调整心态,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基本策略。
孙景民老师指出,公务员考试是测查“谁最具备从事行政工作的能力,谁在将来的行政工作中更 有发展潜力”的一种选拔性考试。对“发展潜力”的考查,其重点并不是专业的知 识水平,而是一个人的潜能、素质,或者说是考查一个人行政能力的提升空间有多 大。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它告诉我们公务员考试决不是对专门学科知识的考查。 而笔试方面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以下简称《行测》)和《申论》两科,所以公务员考试怎么复习就要掌握《行测》和《申论》。
孙老师坦言,学校不能做到押题精准,却能引领学员做好高效率的前期准备。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省级公务员考试,《行测》主要考查考生对各方面知识的掌握,其包罗万象实为复杂。考查范围包括:常识,涵盖政治、法律、经济、管理、 人文、科技等;言语理解与表达,包括以下3种题型:阅读理解(短文阅读、文章 阅读)、词语表达(选词填空、词语替换)和语句表达(病句判断、歧义辨析、长 句判断、选句填空);数量关系(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判断推理(图形推理、 演绎推理、定义判断、事件排序)以及资料分析(文字资料分析、表格资料分析、 统计图形分析)。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共135-140道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考试特点是题目多而时间少;《行测》的培训方法主要是归纳总结,比如常见的数量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可总结出巧妙的方法去获取正确的答案。
而《申论》主要考查考生的主观思维能力,从过去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到现在偏重于对哲学思想的考察,针对不同题型考生应选择不同的复习方式,《申论》对写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同时涉及社会的热点时事。考查对社会问 题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行政管理等理论知识以公务员身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听起来好象有些难度,其实跟高中的时候写议论文差不多,也许你的观点不一定新颖独到,但是只要你的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分数一般不会很低。建议可以简单地采用"引-议-联-结"的行文 结构。《申论》试题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对于《申论》要适当开发自己的思维,考试前要搜集时事政策,多阅读如《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有关国家整体时事政策的报纸,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有的放矢地答卷。
孙景民老师强调,公务员旨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公仆,是朴实的工作而不应是奢华的理想。在参与公务员考试大军之前,考生应做好为社会服务的心理准备和职业生涯规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