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3|回复: 0

黄璟浩:K线原理之乌云盖顶(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4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乌云盖顶是由两根不同颜色及处于图表顶部的阴阳线组成,属于一种见顶回落的转向形态,通常在一个上升趋势后出现。
  
  第1根线为升势阳线,显示升势持续向上发展,短期向好。第2根是大阴线,其开市价要比上日阳线为高,而收市价则必须低于第1根线实体的一半为标准。事实上,如果投资者将第1根线的开市价及第2根线的收市价一并分析,便会出现一个射击之星形态,同样代表利淡后市发展。
  
  1、形态特征
  
  乌云盖顶形态中,第1根K线为大阳线,承接前期上涨行情,而第2根K线为大阴线,收市价深入第1根大阳线实体一半以下。如果全部吞噬该实体,就是看跌吞没形态,见顶意味更强。
  
  2、形成
  
  市场本来处于上升趋势中,突然某天出现一根大阳线,第2天市场开市向上跳空,至此,买方完全掌握着主动权。然而市场并没有继续上冲,市场收市价在当日最低处,或接近最低处,并明显的深深扎入了前一天实体内部。这意味着市场价格上升动力耗尽,买方策划的最后一番上攻失利,结果被卖方控制大局,形成下跌。
  
  3、乌云盖顶形态的关键点
  
  首先,第二根K线应高开于第一根K线的最高价之上,但收盘价大幅回落,深入到第一根K线实体部分一半以下,否则分析意义不大。第二根K线实体深入第一根K线实体中越多,说明市况见顶回落的可能性越大。
  
  其次,第二根K线在开市阶段曾经向上突破明显的阻力位然后掉头向下,说明多头上攻乏力,大势见顶的迹象已经显露。
  
  4、交易策略
  
  乌云盖顶是一个见顶标志,预示价格可能会见顶回落。长线投资者可以制定初始的空单策略,轻仓建空。在一段上涨趋势中,不要被第1天的大阳线所迷惑,但也要观看第3天走势是否下跌,确定下跌形态。
  
  在乌云盖顶做空时候,一种设定止损的方法,是在第2天形成的K线高点之上设立止损单。
  
  另外,不要仅仅熟悉K线形态,而忽视相关的策略,我们要注意通过止损单管理,风险报酬关系等整体技术面的研习,来提高交易的胜算,这是K线交易的正途。
  
  乌云盖顶是强烈的卖出信号,一旦出现,应果断离场。高位乌云线出现的频率很高,在许多高价点位上,都能见到这一图线。投资者应对这一形态高度重视,凡在高位出现乌云盖顶,第二天又继续收阴时,应坚决卖出股票,等待回调。
  
  乌云盖顶的英语名称是“DarkCloudCover”,是一种看跌的K线组合。在股票、期货、外汇市场里,在一段上升趋势的末期,或在水平调整区间的上边沿,市场价格在第1个交易日大力收阳,第2天却高开低走,大幅下跌,跌幅达第1根阳线实体一半以下,这常常是一种见顶标志,表明后市价格失去上涨动能,可能转而下跌,我们称这种K线组合为“乌云盖顶”。形态特征:
  
  1、第1根K线为大阳线,承接前期上涨行情。
  
  2、第2根K线为大阴线,收市价深入第1根大阳线实体一半以下。如果全部吞噬该实体,就是看跌吞没形态,见顶意味更强。
  
  黄璟浩备注:
  
  1、第2天的阴线下穿第1天阳线实体的程度越深,该形态构成顶部反转可能性就越大,一般认为必须下穿过红色实体的50%。如果没有下穿过红色实体中点,则最好等等,观看后市有没有进一步下跌信号。
  
  2、乌云盖顶发生在一个超长期的上升趋势中,还是个秃头秃脚的大阴线,反转下跌形态更加确立。
  
  形态原理:
  
  市场本来处于上升趋势中,有一天,出现一根大阳线。第2天市场开市向上跳空。此刻为止,买方完全掌握着主动权。然而市场并没有继续上冲,市场收市价在当日最低处,或接近最低处,并明显的深深扎入了前一天实体内部。这意味着市场价格上升动力耗尽,买方策划的最后一番上功失利,结果被卖方控制大局,形成下跌。
  
  交易策略:
  
  乌云盖顶是一个见顶标志,预示价格可能会见顶回落。我们可以制定初始的空单策略,轻仓建空。在一段上涨趋势中,不要被第1天的大阳线所迷惑,但也要观看第3天走势是否下跌,确定下跌形态。
  
  在乌云盖顶做空时候,一种设定止损的方法,是在第2天形成的K线高点之上设立止损单。
  
  另外,不要仅仅熟悉K线形态,而忽视相关的策略,我们要注意通过止损单管理,风险报酬关系等整体技术面的研习,来提高交易的胜算,这是K线交易的正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5 06: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