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18|回复: 12

“灌水”考略 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同来灌水。
  此水几时休?此情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并不负相湿意。
  这曲传唱千古的小令,讲述了古时候一对泼辣MM和英俊GG,在长江网络上以文会友,相互灌水,最后惺惺相惜,终成网恋的动人爱情故事。
  这只是浩瀚的“中华灌水史”其中的一个小小花絮!
  《河殇》有一个论点——“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水文化”,村夫深表赞同。村夫认为,社会文明的传承,文字是主要的媒介。用文字把语言、情感、思想、史实、传说等记录下来,就成了“文章”,也就是“水”!文章是“水”,发表文章就是“灌水”,写文章的也就是“水手”了!
  中华灌水史,自从仓颉造字之后就开始了。不过那时候的水多用“竹简”储存,占用的空间很大,还要“牛车”下载,非常麻烦(汗牛充栋)。不过也多亏了我们的祖先“水手”们勤勤恳恳坚持不懈的努力,华夏文明才得以流传至今。相比之下,古埃及、古希腊、古巴比伦的文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几百年后,一个姓“毕”的帅哥,受自己印章的启发,研制出了一种“活字印刷术”――可以大批量方便地在“纸”上储存文字!试用期间,这种革命性的存储技术引起了水手们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推崇,更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儒士加入水手行列,存储材料的短缺一时间还造成了地区性的物价猛涨,间接推动了经济建设(洛阳纸贵)……后来,这种技术被定为标准的储水模式,并一直沿用至今。为了纪念“毕GG”对灌水事业的突出贡献,后人尊称其为“毕升”——盖因升、斗、石都是古代的储水容器也!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过去很少听见“水”、“灌水”、“水手”之说呢?这主要是因为历代君王残暴,忌讳甚多,时不常地搞一些“文字狱”啦“焚书坑儒”的运动来整治水手。水手们摄其淫威,不得已才假借一些音同意会的文字来表示“水”、“灌水”、“水手”。据村夫细考,如“师”、“死”、“湿”、“诗”、“词”(瓷器)、“曲”(河湾)都隐含有“水”的意思,在不同的时代用来表示“水”、“灌水”及“水手”。如“唐诗”、“宋词”、“元曲”等,无一不是“水”也!
  再者,以前的水手们多是些羽扇纶巾的文人儒士,或喜欢玩一些风雅的文字游戏,或羞于承认自己的工作是“灌水”,所以就对“水”避讳莫深了。近代的一个大力水手甚至取其笔名叫“张恨水”,以示对“水”的不屑。其实他灌水灌得比谁都多,并开创了一个叫“鸳鸯蝴蝶”的灌水门派。
  说到水手,不能不提到孔仲呢先生。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力水手,他有一个“座右铭”——“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就是只要看到三个人经过,他就要“湿”一下,“水”一篇!他一生喜欢带着七十二个保镖出国旅游,途中收了弟子三千,算得上的阅人无数,你可以想象他一生灌了多少的水――简直不可以用升斗计量!后来的水手们为了表达对他的尊敬和崇拜,将其神话为“先师孔圣人”,他就成为了众水手的祖师爷。
  汉朝出现了一个精通技击的强力水手司马前辈(“葵花宝典”神功的鼻祖),他的灌水能力也是好生了得,留下了一汪大水——《史记》。他应该是一个版主级的人物,他对灌水有一个精品评价——“人固有一湿——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后来的版主们多借用这个定律对灌水和其他的事情进行“加精”和“评帖”。
  唐宋时期无疑是灌水活动的鼎盛时期,在中华灌水史灌出了最最光辉灿烂的一页。习惯上,唐宋时期的水手被称为“诗人”、“词人”。其时水手多以灌水为业,收入颇丰,社会地位尊贵,引得泼辣MM和英俊GG趋之若骛,争相加盟。就连普通百姓也以灌水为乐,以业余的形式灌水,甚至贩夫走卒市井小侩都能“水”上几杯,灌水成了当时不可或缺的时髦社会活动。
  水的模式也被基本确定了下来,如“诗”呀“词”的。灌水的形式也基本定型,“跟帖”、“转帖”和“回帖”就是那时流传下来的。比如唐代强力水手李白的主帖“……桃花坛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当初发表在桃花论坛,其他论坛多有转贴、跟帖。其中一篇“李白乘舟将欲行,突闻岸边一扑通。急忙转回网下去,捞起一看是汪伦!”甚至是近期回的帖子……至于宋朝强力水手陆游的“……错错错……莫莫莫”,帖去帖回,灌来灌去,更是演绎了一出表妹殉情的凄美爱情故事……
  ……时光流转,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了信息时代。阿米坎洲诞生了一个更了不得的人物,他的名字尤其响亮——“BILL GATES”!翻译成中文就是“帐单——盖磁”,他搞了一种叫“英特耐”的网络,网上结满了数不清的坛子,都是储水用的。这输送水就是他的专利了——“有盖的瓷器”,只要使用这种网络就要向他付帐!就这样,这位老兄“水”平不怎么样,却通过征收“水费”,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当上了富可敌国的超级大富豪……
  ……也许,这就是现代社会的特点吧!村夫认为,中华灌水史正由我们这些专职的业余的水手在灌呢!让我们努力吧,在中华灌水史上灌出崭新的一页
发表于 2004-10-1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扶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首诗我背得好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lugu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这位仁兄好像是电白的林会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7楼一针见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猪开头的那首诗.....和一见钟情(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 是一样的......
GIGI念过啦

他们两人都相信
是一股突发的热情让他俩交会。
这样的笃定是美丽的,
但变化无常更是美丽。
既然从未见过面,所以他们确定
彼此并无任何瓜葛。
但是听听自街道、楼梯、走廊传出的话语——
他俩或许擦肩而过一百万次了吧?
我想问他们
是否记不得了——
在旋转门
面对面那一刻?
或者在人群中喃喃说出的「对不起」?
或者在听筒截获的唐突的「打错了」?
然而我早知他们的答案。
是的,他们记不得了。
他们会感到诧异,倘若得知
缘分已玩弄他们
多年。
尚未完全做好
成为他们命运的准备,
缘分将他们推近,驱离,
憋住笑声
阻挡他们的去路,
然后闪到一边。
有一些迹象和信号存在,
即使他们尚无法解读。
也许在三年前
或者就在上个星期二
有某片叶子飘舞于
肩与肩之间?
有东西掉了又捡了起来?
天晓得,也许是那个
消失于童年灌木丛中的球?
还有事前已被触摸
层层覆盖的
门把和门铃。
检查完毕后并排放置的手提箱。
有一晚,也许同样的梦,
到了早晨变得模糊。
每个开始
毕竟都只是续篇,
而充满情节的书本
总是从一半开始看起。


.........................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丽的惊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峡工程是中国灌水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扶住楼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客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8-5 09: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