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71|回复: 6

才明白中国最成功的扩大内需是扩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某人blog看到如下阐述,才明白中国最成功的扩大内需是扩招

1.大学扩招的背景。大学扩招是中国政府作为刺激内需增加公众消费及缓解就业压力的一种短期经济手段。1998年11月,亚洲开发银行驻北京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写信,提出《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的建议书。他陈述5个理由支持大学扩招:其一,当时中国大学生数量远低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其二,1998年国企改革,大量下岗工人进入就业市场,如果大量年轻人参与竞争,就业将面临恶性局面;其三,国家提出保持经 济增长8%目标,扩招前经济增长率为7.8%,急需扩大内需,教育被认为是老百姓需求最大的;其四,当时高校有能力消化扩招,平均一个教师仅带7个学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高等教育的普及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振兴。  这样做的结果不用说了吧,中国经济在那几年飞速发展。我这一代人的就业问题被延后几年。教育支出已成为我们父辈致贫的重要因素之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直接造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压力加大。造成青壮年技术工人严重短缺。 直接造成学历贬值,人力成本下降。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并对信仰空虚、性解放等道德层面问题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2.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受制于我国的产业链定位停滞在制造阶段,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只有像美国掌握了“6”,才会需要那么多大学生。“我们的大学逐年扩招、合并,培育出数量极其庞大,每年百万计的大学生,结果,辛辛苦苦供子女上完大学,他们毕业出来却发现找不到工作了。”郎咸平说,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应该的。 这两条加起来,就足已解释大学毕业后我们为什么找不到工作。找到了也为什么是个白领。我不是要批判中国的扩招和经济,只是想告诉我的朋友,我们的生活是被彩排过的。我们有时候不过是在一个大的体制下走别人走的路。要想不被体制化不容易,要想走自己的路就更难。上大学前我们都是青春年少,现在应该学会思考了。
发表于 2009-1-6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环境下,只能学会去适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这个定位是过于短浅还是过于长远,我相信是后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就明白我们是牺牲品了
可是没办法了,牺牲也要牺牲得漂亮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扩招也不是很不好 更多人能上大学受教育啊 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或者嫌工资低还是怪自己没能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7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很有道理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3-8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7 05: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