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郑大哥听闻我是广府人,便改用白话跟我聊天。他说他前几天刚从澳门回来,博彩旅游赢了约4万林吉。我向他拜师学艺,他说这全凭佛祖保佑,他本人并非赌圣。不过在马来西亚他会经常“买马”,在马来西亚这个全民皆赌的社会,小买小卖实属正常,这类博彩公司遍地开花,非常类似于大陆的**,不同的是前者在地上而后者在地下,但本质是一样的,输是输,赢也是输。原来郑大哥又是“济公”――博彩无罪过,佛祖心中留。善哉善哉。 我问他是否广府人,他自言是闽南人。但这里的华人基本都懂几门中国方言及外语。我接着问掌握多少语言,他一边数我一边算手指,结果发现再长多两根手指才够用:“华文、闽南话、广府话、客家话、潮汕话、海南话、马来文、印度文、英文、法文、韩文、日文。” 我怀疑他是马来版的“北大猪肉”,郑大哥却直言不讳称他只是中学毕业!我再次拜倒在他的马来浴巾下,为“十年寒窗学英语,鬼佬对话屁不通。” 求取《语言天才是怎样炼成的》真经,且被他一针见血道出此乃生存环境所迫: 马来西亚的华人主要来自中国的华南等地,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各地方言通过各种途径在马来西亚百花齐放,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便学会。 马来西亚的三大种族,马华、马来人以及印度人,也同样是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格局,在马来半岛西海岸尤甚。三种语言齐驾并驱也就不足为怪了。 英文也是通用的语言之一,很多传媒以及书籍都是直接沿用英文表达的。法文、韩文、日文则是当年他工作的沉淀。 我尤其对马来西亚这种百家争鸣,三足鼎立的语言环境感兴趣,为什么能和谐共存下来而没有出现一统天下的局面呢?首先是各民族、各民系对自己的母语都有强烈的归属感以及自豪感,使得各自的语言能够生生不息;还有就是自身对其它民族、民系的认同与包容,使得他们相互学习,满足交流的需要。 学那么多语言不累吗?人总是能根据生存的环境进化出满足需要的技能,这就是进化论。困扰我十年的英文是何人何时最先翻译成中文的呢?他有没有老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进化论为你一一解开语言的神秘面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