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79|回复: 6

ACM/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杭州赛区决赛总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25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0届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杭州赛区决赛于20号晚在浙江大学降下帷幕。我们广东工业大学代表队获得优秀奖。
关于比赛成绩:
10月8号,经过5小时的紧张奋斗,我们获得了杭州赛区决赛的参赛资格,是为数不多的非重点本科队伍之一。对于大部分旁观者来说,或许这是工大应该取得的成绩。但是,我们几名队员还是无比的欢喜,用一句比较粗鲁的话:“高兴得屁股贴到天花板上”。此次预赛全国有450多支队伍参加,清华北大交大等7大ACM名校均派出3-5支参赛队伍,可以说会聚了中国的编程精英。我们队最后排名82,学校排名40,比7大名校的第3,第4、5队要好,省内与华工华师在同一个水平,逊色与深大,中大。从这里去看,我们算是成绩可以。
11月20号的浙大决赛(ICPC地区赛)中,我们完成1题,获得优秀奖,与铜牌失之交臂。该成绩我自己不满意。
我的一些话
这次比赛,我取得了两个队友:晓东与卫斌的绝对信任,他们一直把最难的题目交给我做。只可惜,我在最后决赛的时候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连连犯了很多低级错误。这里也有些客观因素,比赛前天,突然感冒,虽然衣服穿得最多,但天意如此,实在无奈:出最适合我发挥的题目,给我最糟糕的精神状态。我感到非常抱歉。
一定要说的话
非常感谢两次带队的老师,孙老师和何老师,非常感谢两次带队的领导邓书记与秦书记。真的很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给我的机会以及对我的支持。
在浙江感冒的事情,一直让几个老师很担心,两位老师走了很远的路到市区为我买药,邓书记在上海还专门发短信让何老师买XX感冒药,真的很不错(师弟你们以后感冒了找我,我告诉你们那是什么药)吃后第二天确实舒服了很多。这一切让我很感动。
感谢孙老师一直以来对我们ACM实践队的支持,一直都给我们争取各种机会,不管怎样,孙老师您是一位好教练。
感谢何老师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您确实是一位好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
邓书记一直给我们争取比赛的机会,也非常关心我们的成绩,在我们无法上网的时候,还专门安排了地方给我们,非常感谢。
秦书记一路来给我的最大感觉就是平易近人,一路上和您聊了很多话,你对ACM的支持,让我相信您是一位为学生着想,从学生角度出发的领导。谢谢您。
另外还有一个人,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我,她就是我女朋友。大家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虽然我还不算成功的男人,但是我找到了背后的女人。
我对我自己的评价:
这次比赛的结果还是优秀奖,这是意料之中。ACM是国内顶尖高手云集的赛事,能够入围该比赛,已经是我的一份光荣,比赛之前,我对自己的定位还是优秀奖。意料之外的是,我觉得我有很大机会获得铜奖,可是擦肩而过。
也许,我的ACM之路到此已经结束了,结局与我三年OI很是相同,虽一路过关斩将,有所小成,但还欠缺大将风度,未有大作。中学的OI,大学的ACM,是计算机的奥林匹克竞赛,如果我总是去计较我的所得所失,那正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错误理解。一直以来,未能取得我自己理想的成绩,将成为我OI与ACM永远的遗憾,但可能遗憾,会让这些回忆会变得更美好,更值得回味了。
大学剩下的这一年半时间,我将用我学到的东西,去实践我的另外一个梦想,另外一个人生目标。这一次,我的脚将迈得更远,道路将更加曲折,但我会更加努力的去奋斗。
发表于 2005-11-25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大象师兄要继承你的遗愿,安心上路吧,一路走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真的 运气是有的背 但重要的是感到实力在高手面前还是差很多 今次比赛使我觉得搞acm真的有无限的可能因为总有高手 只想再努力

[ Last edited by xixixi on 2005-11-25 at 19:01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继续努力,肯定再会有成就!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29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背后那么大的力量帮你撑着,怕啥~~~
继续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转发

我希望读者以中国大学的现实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究竟缺少什么。用最简单化的说法,从讨论班出来的学生,到了社会,马上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能够贡献什么别人没有的东西。因为他每天上课就是演习这些技能。上大课满堂灌四年,到了社会上就容易不知所措,因为自己在学校很少主动说过话,很少独立解决过什么问题。老实说,我很难想象,我在讨论班上的几个“优胜记略”,在国内大学的课堂上能够被激发出来。在中国读书,总担心自己没有学问、“不懂”。在美国读书,总担心自己没有思想,没有激发人的能力。在那里一年下来,你发现学到的死知识似乎有限。但整个环境,都在逼着你创造、冒险,走别人没有走的路径。讨论班上,同学竞争非常激烈,争先表现自己的智慧。你讲不出有意思的话,马上就被撂到一边,成为无足轻重的人物。所以,这种环境下出来,个人进取精神必须非常强才行。人家的大学,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不在乎你知道什么,但刺激你一刻不停的进取、创造、不论拣起什么都能闹出一番动静来。这是现代社会的精神,也是现代大学的精神。这种精神,和我们从小背书的传统是相反的,对当今中国大学中的整个既得利益集团都是一个挑战。找不到这种精神,中国就不会有一流大学,也很难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结果评出, 本届比赛,甲组共有189个小组获得全国一等奖,457个小组队获得全国二等奖。
嘻嘻,我们的名次,最好是学校40,队伍82,绝对顶个数模全国一等,还是靠前的呢。

[ Last edited by 小康 on 2005-12-9 at 23:4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5-14 06: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