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ze=-1] 最近,我们建苑文学社记者采访了心协会长夏慧欣。夏慧欣师姐的亲切健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为记者问答:
问:当初您是基于什么原因加入心协的,又或者说,心协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
答:我还是新生的时候,对社团什么的都不是很了解。后来,有师兄师姐推荐了一些他们觉得不错的社团给我,心协也包括在其中。再加上,我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当中是需要学到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的。而且,当中多多少少与我自己的兴趣有关吧,所以后来就加入了。
问:在心协过去的一年中,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谈谈感受。
答: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一帮好朋友。心协这个大家庭让我得到很多,尤其是友情。在心协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师兄师姐不会用下命令的态度对你,而是会以朋友的身份来跟你相处。另外,我还学到关于宣传策划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部门协调方面的问题。这一切我真的很感谢心协。
问:你是怎样协调工作与学习关系的?
答:其实,我觉得社团工作和学习并没有太大的冲突。因为心协的工作和活动主要是想要会员的能力得到锻炼,让干事逃课这种违背宗旨的事情是不会出现的。再加上,我们的人手很充足,安排也很妥当,不需要担心工作和学习会发生冲突。
问:是否有过与同事发生冲突的经历,当时是如何解决的?
答:真正的冲突是没有的,不过难免会有小摩擦,记得以前大一的时候,曾经和另一个同事闹得很不愉快,彼此都对大家不爽。可能是因为她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稍稍欠缺,而我自己也有点问题。当时有个部长跟我很熟,什么都能聊。他听了我的问题之后就举了自己的例子。他说自己之前参加设计比赛的时候,特意挑了一个难相处的人作拍档。他告诉我,如果你跟最难相处的人相处得好,你自己的能力也就能得到提升。学会面对,这是最重要的,可以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于是我就去积极了解那个女孩子的个性,努力跟她沟通,主动面对她。我自己本来个性比较坦率,深入了解对方之后发现原来大家其实是OK的。后来我们成为了能够谈心的好朋友,可以算是知己吧。
问:你是否觉得自己已经算是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答:一半一半吧(笑),毕竟没有多少人是没有情绪波动的。其实,健康方面的状态是分为三种的:健康、亚健康、疾病。我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刻保持乐观的情绪始终不是易事。
问:对于大学生的想法,行为偏激的现象,你有何看法?有何建议?
答: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从封闭的高中团体升到大学这个半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适应,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某些问题。举个例子,他们可能会因为无聊而去投入一份感情,这时候的他们往往缺乏准备,对爱情存有幻想,过于天真烂漫,心理承受能力差。如果爱情失败,他们有可能出现一些偏激行为,像是自残、自杀。这些都相当值得我们关注。学校方面,每班的心理辅导员应该时刻留意班上每个同学的情绪变化。同学们相互关心,形成一个融洽的班级集体。而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种心理健康意识,知道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社会应该加大这方面知识的宣传,举办相关活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必须从各个方面做起。心协存在的意识变在于此。今年除了举办游园广场等常规性活动之外,还将推出心理剧等项目,以此帮助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问:作为一个红旗社团,你觉得心协比起其它社团有何优胜之处?
答:红旗社团的评选,主要是以三个方面为依据:内部建设,财物管理,活动开展。首先,我们致力于培养会员的品德、精神方面,重视我们的素质和内涵,成为能够代表本社的“心协人”,这是内部建设的重要部分。其次,关于财物管理,我们有一套明确的规章制度。秘书处的部长副部长有好几个都是财管、会计系的,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资金报表也是做得很标准的,务求做到一点小数目也清清楚楚。而报销拿钱是必须经过两人或以上签名才可以的。再次,活动开展方面,心协发展的活动是最多的,每周至少有一起,尽力满足会员的需求。我想,这些应该算是心协的优胜之处吧。
问:对于心协未来的发展有何计划或目标,对社团里的师弟师妹有什么期望?
答:这一段时间,我们都在对干事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像是公关礼仪、学习工作如何分配之类。各个部门内部都有专门的培训。而且我们会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加以实践如参加活动的策划筹备工作,只给其指引,让他们自己有发展空间。活动工作的优劣并不是问题,我们应该让干事知道,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至于发展计划,应该还是下学期的社团活动月吧。目标?其实也不是没有目标,只要尽力做到最好就够了。
问:我们都是05级的新生,对大学生活难免感到迷惘,你能否给我们一些建议?
答:大学生活刚开始的时候或许会很无聊,这就要你学会自己找事干。千万不要逃课,而其中英语数学是最重要的。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活动,拿到奖学金,那么你大学四年就没白过了。大一的时候可能觉得四年很长,大二的时候就会发现时间过得很快,大三的时候回头看就会感叹青春不再,大四的时候就会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因此,应该尽早规划好大学四年你应该做些什么。你也可以做些兼职,让自己经历多一点。我衷心希望新生们能以一种乐观端正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大学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充实,不至于遗憾。
后记:夏慧欣师姐口才了得、为人亲切,采访她让我们收获良多。通过这次采访,我们了解到,应该以一种乐观端正的态度去对待生活。我们也衷心希望师姐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记者:龙嘉慧、佘均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