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6-10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便是八八六十四人的舞蹈。季氏所享用的舞蹈规模在当时是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享用的,而像季氏这样无视周礼的诸侯大夫当时已是数不胜数。大家都想过一把天子瘾,位卑的便向往那位尊的享受,此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概括为争夺权势的历史。太史公有言,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实际上“鹿”在周代末年的时候就失去了,这个“鹿”就是“礼”对中国人的约束力。孔子言不可忍,盖谓一旦所有人的私欲挣脱了礼的约束,天下将从此纷争不断。礼乐崩坏,人民相率为禽兽。
人之异于禽兽不就在于人不会象禽兽那样争夺吗?
礼的作用是使人们能够各安其位,各适其力,不作非份之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承认竞争的正当性是社会发展的前提,自由主义的一个经典论断就是所有人的自私竞争在客观上却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然而就如同古代不可能人人做皇帝一般,今日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富翁,因为客观上物质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在今日中国,不说人人成为富翁,只说每人拥有一辆汽车,也是中国的环境无法承受的。因此,有些物质上的需要是否真的是必要的呢?著名电影大师黑泽明在其名作《六个梦》中,最终回归到了道家思想,弃绝现代文明,重返自然田园。而孔子的“礼”的思想,在节制人的私欲这一点上,与道家一脉相承。太史公与当代的陈鼓应先生都把道家认定为中国哲学的本体,道家为体,儒家为用,这个观点大致是不差的。
纵观人类历史,我们知道有一个结论,说人类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进步。我对此有三点质疑,第一,所谓“巨大的物质进步”实际上只是指欧洲和北美等少数发达国家;第二,这种巨大的物质进步是建立在欧美少数国家对全世界资源的掠夺上的;第三,如果以环境恶化的代价以及人们生存空间缩小的代价而论,我想我们真的很难说我们在物质上已经大为进步。至于说到人类已经拥有了毁灭自身数十次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够跳出地球之外,站在这个宇宙的其他地方观察一下的话,我们只能说这个星球上的一种生物已经疯了。物质“进步”到这一种程度,已荒谬绝伦。
至于人类精神上的进步,我更为怀疑。二十世纪德国纳粹的大屠杀与中国两千年前春秋古战场上的屠杀相比,我们能看出什么进步吗?二十世纪人类非正常死亡的人数超过了以往数百年的总和,这就是人类精神的进步吗?
人性永远不会进步。儒家的“礼”也只能暂时地约束住人性中的恶,却无法永远消除它。因此,我们应该鼓励所有的人都去追求最好的东西吗?当然不是。我们应该告诉人们:你们应该去追求你们应该追求的东西。这就是“礼”。如果追求那些过高的东西,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做平常人,那么还有谁有幸福可言?
总而言之,如果我们无视“礼”而放纵自己的私欲。至少有三个理由阻止我们这么做:第一、外部世界无法承受;第二、人们将永远生存在纷争之中;第三、我们的内心世界将远离幸福。符合理性的做法是,物质上以满足用度为准,我们应该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