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男性健康呈现“两高两低” 20%不锻炼
凤凰卫视10月29日消息 据综合报道,中国性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胡佩诚28日在上海表示,我国男性健康面临“两高两低”的严峻局面:精神压力高、某些疾病患病率高,而平均寿命比女性低、男性维权组织数量比女性维权组织低。
卫生部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的预期寿命比女性短6年,中年男人患重病概率比女性高2至3倍。而45至55岁群体的死亡人数在10年中上升了2.4倍。
近来,不少中年男性才俊不约而同地在45至55岁这个人生最灿烂成熟的年龄段撒手人寰。昨天(28日)是男性健康日,男科学专家提出,45至55岁是男性死亡高危期,应高度重视预防保健,目前男性的性健康状况是令人担忧的。
国际中医男科学会副主席戚广崇告诉记者,在45至55岁,男性生理功能由盛转衰,生命细胞再生能力、免疫能力和内分泌功能都日趋下降,心、肺、脑、肾等脏器功能也逐渐减退,因此容易发生器质性病变。而激烈的社会竞争,又使中年男性里里外外“挑大梁”,工作忙、压力大,患上隐性精神疾患或心理抑郁的几率也比女性大;而紧张、疲劳,又常常成为疾病的诱发因素。
在世界范围内,ED(勃起功能障碍)的患病率达到20%,前列腺类疾病更使大多数男性陷入痛苦。而在性生活质量方面,有调查显示,我国45岁以上男性每月平均性生活次数为3.7次,55岁以上男性的这一数据仅为1.7次。
“可以说,国内男性在性健康方面是存在相当问题的。”胡佩诚说。但是许多人对于男性疾病还是讳疾忌医,不愿意主动治疗,“谈性色变”的情况时有出现。他认为,促进男性性健康,最终还需要大众观念的改变。
统计表明,男性看病的频率要比女性低28%,20%的男性从不参加体育锻炼,80%的重病男性患者承认小病养成大病。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徐安琪称,调查显示男性普遍存在着精神压力偏大的问题。在一份针对男性的调查中,40%的被访者表示自己一个月内曾经失眠,50%的被访者则觉得身心疲惫,另有40%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变得烦躁易怒。体检意识缺乏的问题也较为突出,59%的城市被访者承认三年内没有接受过健康检查,这个数据在农村被访者的回答中更高达81%。徐安琪认为,男性健康不仅关乎生殖,社会学、心理学乃至教育学都有参与的必要,男性健康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专家们指出,男性健康问题具有特殊性,社会应向男性提供配套服务以缓解男性心理压力,维护男性生理健康的一些产品、药品也应该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