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遐逸

我之大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4 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在聊天中,说到了这个问题,然后,现在再写写吧。

这里用一个人的学习与及以后的竞争等来略略讨论一下。

首先,一个人,他的遗传基因是来自于他父母的。
如果他父母是聪明的,那么,他的孩子受到的遗传,也都会比较聪明些(暂时不考虑一些特殊的情况,如教授的孩子是痴呆之类的);
然后,他的父母也肯定可以提供一个好一点的环境给他(在正常的社会,聪明的人都可以提供好些的环境给自己的孩子的--文革之类的社会因素导致的特殊情况也除外吧),
并且可以提供一个好的教育给他(他们本来就可以言传身教,让他们的孩子耳濡目染而学到不少东西了)
这样的话,他的孩子也会更聪明些……
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更好的成绩……
到了社会上,也会有更大的竞争力……
这样下去,聪明家庭的孩子会越来越聪明……好的家庭会越来越好……
这样一直下去,一种良性的循环……

但,看一个差一些的家庭,
由于父母的能力原因,然后,他们的环境会差些,(本身的生活质量也会差些)
然后,他们的孩子受他们的遗传,本身的智力会差一些,
在一个比较差一点的环境里,然后,接触到的一些他们父母的世界也比好点的家庭差些……
这样,他的后面的发展也会差一些……于是,慢慢地会变得更差
于是,进入一种比较差的循环,甚至有时候会变成 恶性循环。

其实,很多事情都会是这样的。
考得好点学生,可以进一个好的大学,然后,在那个大学里,他的同学都和他的水平差不多,
他的朋友会多些,然后,他的知识面会更广,甚至有时候,他的关系网都会大些,
然后,一个考得差些的学生,他进入的大学比较差些,然后,他的朋友也相对于那个好些的学生要差些,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接触到的东西、学到的东西也会差些……
一个大学下来,那么,差了一些的学生,与另外一个好的学生,就会相差越来越远了……
又是一个循环……

当然,经常会有一些相反的事例的。如,一些偏僻山区的孩子考入重点大学,等等……
对这些相反的事例,我作以下的一些说明。
首先,他们的父母是不是真的是笨的人?
因为,要知道,现在看到的,都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学生,
之前的人,是怎么样的?是经历过文革的,在文革中,很多事情都是不正常的,
即有可能有能力的人,有才华的人,没有机会发挥才能。
还有,九十年代初期,经济转型期,很多爆发户出来了,
爆发户本来就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也只有在中国的特定时代才会出现。
所以,有段时间“有钱的人孩子都没有多少有用的”甚至是一种必然了。
现在来说,这个情况正得到逐步的改善。

而,好像有不少的报道说,从一些比较差的家庭出来的好的学生,聪明的学生。
但,还要考虑的是,这些报道的,有多少件事情啊?
并没有多少的,所以,为什么会报道出来?
就是因为稀有、少见,才有这样子的现象。
而我们不要考虑那少有的,要看到大部分,没有被报道的
(相对而言,没有报道远远比报道的多,甚至没有报道的,才是大多数……)

大概讨论到这里吧。不再牵扯出去到其它领域了,没有时间,也不是能力所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5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都只是平凡的人,不要以为,更不要总是以为,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在我们的生命中。至少我曾经努力过,现在还在努力着,将来还会继续努力的,当付出了真诚、智慧与汗水之后,我无怨无悔。”

很清楚地记得这段话,去年某一天在龙洞一间课室自修的时候在黑板上发现的,想必就是出自楼主的手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ˊ朵拉.☆﹌` 于 2006-1-15 22:48 发表
“我们都只是平凡的人,不要以为,更不要总是以为,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在我们的生命中。至少我曾经努力过,现在还在努力着,将来还会继续努力的,当付出了真诚、智慧与汗水之后,我无怨无悔。”


我查过我这里的帖子,我没有写过这句话在这里,
而您可以找到……
呵呵……
要先谢谢了!
我没有想到有人会记得。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时候,写上你前面所说的那句话之后,还有几句话:
“遐逸的文章《理解+缘分VS深度》发表在《萌芽》2004年第12期第26页,
请登录www.mengya.com/readid?=1369.asp”。
(现在没有去找我的日记,也许我会记一下这个。)
只是那个网址已经没有效了,因为萌芽网站改变了它的运营方式。

呵呵……
再次谢谢朵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让我觉得有些奇怪,后院的帖子,(特指-轻笔文字-这个栏目,其它栏目我都不怎么去的)多了许多……
也许是大家都觉得考得差不多了,隔三四天,有的隔七八天,
甚至最严重的是,隔一个月左右(02级就有一个专业是这样的--名字就不给出来了),
是从16周开始,到期末最后一天才考最后一科,而且还是专业选修,有几个人已经回家了。

昨天和前天,是考研的日子,有几个同学去了。也许考研的都一脸的疲惫地回来了。
隔壁宿舍三个是考研的,有一个今天下午六点多回来了。
我也过去听他说经验……
浪费了他的聪明,这次的试题没有想象中的难,或者说,没有想象中的变态,他的战略有些失误
最后的计算题没有把握好……

我从来都是怕考试的,特别是要争名次的时候,尤其是高考,到了大四了,有时候,还是会在梦中想着,不怕,我只考了二科,我还有三科,我还有机会,我还不是死鱼,我还争取的可能……
真的是梦魇啊……
这次又还有一科不及格……我的天啊……
那个老师……算了,不说那么多,没用,也没有必要让他留在这里,让人们记住这些无用的东西。

今天晚上,做课程设计,前期做得差不多了,后面没有那么复杂,只需要一路算下去就行了。
回到宿舍,同学正在看《晚安,好运》,说是反“麦卡锡主义”的,
听到这个名字,也许又很多人(如果有很多人看这个帖子的话)要晕了……
简言之,就是“政治迫害”的代名词,有似于中国的“文革”,更具体的,自己搜索一下……

那同学还是比较有电影鉴赏能力和电影素养的,
实际上,什么东西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艺术。
而要到达“艺术”的境界,那么,就不仅仅只有一种二种东西的了,而是需要一个综合的素养在里面的。
我的同学就不错的了。
有时候,我的一些很细微的动作及行为,都可以被他看出来,这好像也不怎么奇怪,只是他可以用很简单的语句表达出来,这就有些厉害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佩服他的,至少在某些方面,当然,更值得佩服的是,他还是篮球高手,在院队的,不过,没有上到校队。
刚才他在床上翻了翻身,不过,他是不知道我会在这里写他的。
(好像在这里,是我第一次,这样去描述一个同学。)

我也喜欢看一些有内涵的电影,而幸亏近来有他的指点,我于是看了比较多的好电影,

今天晚上,还发生一些事情,与他的。其实也说不上了。也是很平常的。
不过,之所以会说出来,是因为对大家也有一定的意义。
是从他说,中国的电影什么时候可以到达这样的程度啊。(并不特指今晚看到的《晚安,好运》)
这就让我想起,实际上,不是想起了,这个观点是我一直都有的,自从听了那次讲座之后,
就是,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
具体的,这里不说了,主要的观点都是从清华大学传媒系主任 尹鸿教授在《世纪大讲堂》里说的学术报告《好莱坞的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发展》里提到的。
我当然也只能是从他们的身上找一些有用的东西了,叫我现在去和他们这些学者争论,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有空又有兴趣的话,自己找来看看。(我就不可能把它给全部给写下来,再贴到这里来了。)

冲完凉,觉得这几天,也没有写什么东西上去,想着想着,
觉得文章不是靠想就可以出来的。
以前写作文也是这样的,应试的东西,我总是那么难对付,我的作文,不敢写得怎么样,只能保佑自己能够达到中等水平就可以了。根本不敢想高分(也许,当时是真的失策,稍微变通一下,也许我的分数就不至于这么低的了)。
但,现在却可以吹他那么多,而且,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内容地吹水……

嗯,又走得差不多了,不敢“离题万里”了,
就此搁笔--应该说,就此不敲键盘--了。
睡了,
做个好梦,考试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借了本《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原来从心理学看名著是很有趣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生活,也是会很有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总被人家说,你太天真了。
      我知道世界的复杂,知道人心的叵测,可是知道跟愿意是两回事。我愿意相信,这个世界只有真情,美丽,善良。简单地世界,才是最美的。想太多,会累的。
       我不是没有被人骗过。曾经在最穷的时候,把身上仅有的三百块借给了一个才认识一个月的女孩,虽然知道收回的机率是低于百分之五十。结果,那三百块到现在已经永远不属于我的了。那个女孩,在借钱后的一个月,不知道又到了哪个城市了。打工的人,总是喜欢漂泊。从此,又是人海两茫茫。现在,我只在落泊的时候,才会想,要是我现在有三百块,那该多好啊。
      别人怎么想,我管不着,但起码,自己的灵魂是自由的。
      宁愿傻傻的,呆呆的,只要我的世界是简单的,美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考物理,心情极度郁闷!因为试卷实在是太难了,复习了一个多星期...哎!算了不说了,不然回去见高中教我物理的班主又得挨骂。
     飘过一片云“ 愿意相信,这个世界只有真情,美丽,善良。简单地世界,才是最美的。想太多,会累的。”我也这样觉得。有时候很多人会说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时兴这个了,社会是复杂的...我还是愿意简单的生活,自得其乐,让自己的良心做主,虽然常被身边的人说傻,但活得无愧,也觉得潇洒。记得高中的时候,我同桌认真的对我说“你要现实一点,不然吃了亏都不知道!”那时觉得其实社会也没坏到那去,是他们自己想多了。现在觉得就算社会有某些不好的东西也是正常的,只是自己的心态要积极点,这样生活也会多点阳光。没有“真善美”的付出,这个社会只会变得更加丑。所以还是先做好自己。相信了才会拥有!

[ 本帖最后由 小欣000 于 2006-1-16 22:5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8 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87楼】
今天考物理,
【第86楼】 真善美
《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
-------------------------大家在期末还来这里……(当然,有些人是被我叫过来的……呵呵……),也难得了……
说谢谢好像很俗,但有什么办法?
也只有用谢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的啦,毕竟自己一芥莽夫……有几位朋友的青睐也知足了。

天真与简单……
这个问题嘛,天真是难得的,简单也是向往的……我也不会装腔作势地叫飘过一片云要现实些,也不打算让自己简单些……
不过,小欣000还是不错的。没错,我们是要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给我们所希望、企望、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奢望的理想状态的社会中去……
我们也许无法改变社会,我们能做的,是改变我们自己,并且是不仅仅消极地适应社会,而是尽自己的力量来改善一下我们能够改善的地方--至少是我们自己本身。

《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
呵呵……看看也好,不过,不要看太多哦,听说看太多了,会得心理疾病的哦,而且……呵呵……:)

--------------------------------------------

这几天在弄弄我们的课程设计(不敢说忙了,哪里有忙过啊,昨天--06-01-16--还一天没有出去,哪里算忙……),然后,今天晚上开始发奋了点,弄到一点钟……
大概弄得就那样吧……后面的,就等着完善,及等其他同学的先例了(资料老师给得不全,只能靠东拼西揍了)。
到了就要一点时,舍友们开始小憩了,于是,一起看《反恐24小时-第五季》的第三集。
在开始看之前,找到了第四集的种子,于是边看边下载。

《反……》是连续剧来的,都是发生在一天里的事情来的,都是按24小时这样子,一直发生下去。
在24小时中,集中地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当然,背景都是在美国的白宫、CTU与恐怖组织之间交锋。
(CTU:美国反恐指挥中心)
据舍友介绍,以前有位同学,用了不到一个星期就把3季给连续看完了。
而当时他看时,我并不认为是什么好片(也许大三那时候,是不想发时间在这里吧。对了,那时候要打算考程序员),而现在,不同了,好看啊……
里面的高层决策、智囊人物、行动精英、电脑高手……而恐怖组织的种种阴谋……
都让我感叹着……还有,电视拍得很流畅,没有晦涩的地方……(顺便说一句,中国目前是拍不出这样的电影的)
据说,第3季时,(即,1集为真实时间一个小时,24集为一季,完成对一整个恐怖组织的实质性摧毁)他们摧毁了不少的目标,
但,恐怖组织连续安排了5个计划,而且,各个计划间是可以分别行动的,之间的传递是绝对能够完成的,
这5个计划都是在一天之内可以全部完成的,
而只要这5计划中,完成其中任意的一个……那么,就将对美国有极大的打击……
且当中的幕后主角,都让观众在看的过程中一直在变……
最后的主角,是你根本就想不到的。

这季的是讲以前做过前总统的贴身保镖的,兼CTU负责人,Bauer,现已用假死来掩盖其真实身份,并过上正常生活,与一丧偶携子之妇女恋爱之时,
在俄总统与美总统签订  “反恐协议”  的前夕前总统被刺,嫌疑指向他……
并在这个过程中,控制住洛杉机的安太略机场,劫持住60多名人质,要挟美总统不予以签署协议……
……

第三集看完了,已经01:40了,看看第四集,也已经下载好了……(校园网,有时也不是一无是处的,至少在这个时候,让我们感觉到了信息高速通道的好处……)
问他们还要不要看下集……当然是……于是,下一集继续(只是我还没有冲凉……)

第四集里,他们在10:00前,解决了在08:45发生的劫持事件,并且签署了协议,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次的反恐就有效得完成了,因为恐怖分子正在运送送也许是生化武器的瓶子出来……
且Bauer已经受到质疑,被带去CTU……
----------------------------

这只是在连续剧里的情节,还不是真实的实际情况,但可以肯定的是,实际的情况,是比这个远为复杂得多……
当中的情节,虽然无法让我们直接看到,但高层的决策与信息的分析及处理……远非我们所能想象的……
如果一般人都能想象的话,高层还用来干什么?
市面上一些所谓的  ”秘闻“ 、”解密“ 都不过是yy之作而已……
(如果他们能参与这些活动,那么,他们就不会写这种下三烂的东西了,所以,那种书,我一般不看)
------------------------

回到  ”简单“  这个理想上……
如果你想   “简单”  那么,就意味着,你不能成就大事业……
因为世界本来就是复杂的,
而成功的、好的事业,都是需要各方面来支撑的,如果这些支撑任一部分缺失了,甚至只是不足了,那么,这个事业就会崩塌了……
而,要把这些支撑的方面都做好,那么,就真的复杂了……

这个复杂,目前为止,我还不能胜任,所以,我还是要学习……不断地学习……无止境地学习……
-----------------------
不过,现在的头发已经干了(看完第四集,已经是02:30了,才去冲凉……=_=//),
目前急需要做的是:睡无止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一般的人,我早就有这么个想法,就是说,对一些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他们的城府是深不可测的。
但对女人有这个想法,倒是从二部电影里让我有强烈的感觉的。
这两部电影是《无间道》(没有说II、III的,就当然是指第一部了)和《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中的Rose,到她的丈夫(经历过海难后结婚的)死,她都没有告诉过他,她曾经有过的,那几天的,在她眼中所谓的真爱!
这是对她的丈夫的隐瞒,一种至死未渝的坚持,守着她的秘密,她那曾有过的幸福与悲痛。

《无间道》中的临近片末,梁朝伟饰演的角色,遇到了他以前的女友(应该是同居女友),也见到了她的一个小孩,
他问那小孩多大了,她告诉他,6岁。然后,他摸了摸小孩的头,笑笑,然后寒暄两句,离开了。
他走后,孩子跟她说,“妈妈,你记错了,我7岁的了。”她摸着小孩子搂住小孩子。
(具体是不是6岁,忘记了,只是肯定地,她把她小孩的年龄减小了一岁。)
那次见面后,他被杀了。
他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与她的孩子,他们的爱情结晶,只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卧底)而只能分开的一对爱人的“遗腹子”(这个说法不太确切,借用一下),曾经出现在他的面前,并且,和她(小女孩)说过话……
而她现在的丈夫也不会知道。
小孩也不知道。
她在坚守着她的秘密……
(也许要为梁朝伟饰演的角色高兴,在他的有生之年见过他的孩子。当然这是次要的。)

女人心,真的深不可测。
当然,只是也许女子并非都是这样的,但又或许每个女子都是这样的,
只是她们都把它秘密留在最深处之时,又有谁会能够触及的。既然无法触及,所以,谁又能够知道呢?
无法知道的东西,是无法作出任何判断。
当然,也不排除女子其中的一些是没有这种……
总之,这个问题是我所不能揣测的问题……
于是,仍然在深不可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0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认为读史是比读小说好的,因为历史是已经确实发生过的事情的,而小说只是作家的构造出来的,这会受作家的生活经历和知识以及他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能力的局限,所以,不如历史好。

我觉得楼主兄太抬高了历史事实的影响(从文化角度分析,不讨论政权更迭的问题),我觉得,历史这东西,是基础,是载体,能够构成我们认识世界的本原。我们一开始从历史看到什么,我们就会接受某种观点。
而小说,是看生活的窗口,在小说里更多的体会到人情世故。但是对于其中作者的观点,我们或许认同或许不赞成,比较自由。
所以,我想我们接受历史的被动的,而我们选择小说却是主动的。回过头来,在我们的思想有了变化之后,看历史又有感触。
况且,历史向来由强者书写,我们不活在那个年代,我们无法十分肯定地说:这段历史的真相就是这样。。。。。。。

历史也有很多水分,就如小说有不少矫情。
两者相权衡,我觉得先看历史,再近小说,然后回头看历史,比较适合我自己。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假就没有帖子可发了,(因为我没有网可上)
只是我的《遐逸及其大学》就还是没有写出来……
寒假到了家里,也不知道能不能写……
一个大四第一学期,是改变了很多的……
好在我没有定稿下来,不然,将会留下很多好故事不能写进去的。

放假前,现在,我是很大决心说要去学经济学、博弈论,及很多东西的,呵呵……
也不知道能不能够有什么成绩,
经常都是这样子的了,
只是,如果能够有些许成就 ,就当高兴吧!

------------------------
另:Anderiny 的问题我以后再和你讨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0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年进步!
万事如意!
心想事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0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遐逸。
嗯,我来了,来看了。虽然现在不大懂,呵呵呵呵,我慢慢琢磨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0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来跟贴了,都是吃早餐时看完贴就匆匆去看书。考试真的是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做为学生又能有什么办法呢?除了考好一点,没什么其它的选择!说真的,每次考试完都有种“生活暂时没有了目标的感觉”。
下午考的是工程力学,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今晚去北区买礼物回去送朋友。每次都带些东西回去,他们高兴我也高兴。这次回去自己带的东西都不是很多,带了很多是送人的像圣诞老人一样。
明天就要回家了,回家就很少来这里了。
新的一年希望各位一切都好!每天都开开心心!

[ 本帖最后由 小欣000 于 2006-1-20 23:1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这篇用心写的文章``感触万千```大3啦 希望接下来的日子要充充实实```要无怨无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想开点
千万别想不开
霍霍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2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该是这个样子,后到的师弟们,觉悟吧~~

不过偶尔逃逃课,拍拍拖,大学才比较完美!呵呵,为了不影响找工作,挂科重修还是尽可能免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18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题,刚来,还很多东西要收拾,又好像还有很多的计划了,呵呵……有计划总比没有计划好嘛!

天气冷了,这样才有点冬天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2-25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ABC电视台,目前正在热播的《Lost》--(中译名为《迷失》)一部从电影手法上来说,应当是不错的推理剧,我的同学看过后,说不错,然后,我也被拉进去看了。

  当然,我看,主要是因为,我想看看,究竟4,8,15,16,23,42这组数字能有什么奇特的联系,因为它们无任何数列方面联系的可能性。
  当我看到第一季第18集的时候,才开始出现这组数字,并且,这组数字被赋予了奇特的力量,诸如“诅咒”之类的说法。
  再上网找找,然后,说到的是鲁梭(一译为“卢梭”,为了与“社会契约论”的建立者相区别,采用“鲁梭”----不过,应当承认,我还不清楚,是否同一个人)的镜像理论,下面摘抄这个理论的一些内容:
     --------------------------------
  4 意指四种层次的距离。(并非常见的六或七。)鲁索相信世界上任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会超过四个人连结。所以,根据此理论,你可以透过四个人五种关系来连结到你的镜象。例如︰你兄弟的老板的邻居的侄子恰巧认识你的镜象。很难相信,但继续看下去吧!
    
  8 则是指第八块大陆,也就是在这世界上,你唯一可能遇到你的镜象的地方。鲁索计算的结果认为这地方应该在南太平洋的某处。我们知道,它不一定是一个面积庞大的洲,也可能是个小岛。称它为大陆,因为来自其它七个大陆的人们,都可能在这里遇到自己的镜象。
    
  15是你真的遇到你自己(镜象)的机率,那是15∕4,815,162,342的机率, 注意到815了吗?让你联想起什么吗?
    
  16则是同一个时间,推测能遇到自己镜象的最高人数,想想我们的主角有多少人吧?
    
  23则是你和你的双胞胎年龄的差距。根据机会和机率,大概每二十三年,构成你的基因才会再发生一模一样的组合,因而形成另外一个你。
    
  42则是则是你和你的镜象能够同时存在于世界上的最高年数。所以,人们会在不同时间死去,而非人人都在七十五岁过世。例如我的镜象在2003年九月六号诞生,而我在1980年九月六号诞生,这并不代表,我会在2045年死去,当然也有这个可能性。但我的镜象也可能只活到十六岁。那么,一切就会重新开始。
  -------------------------------
  
  我现在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这部连续剧所存在的意义,与其说,是让人知道美国的电影手法的高超,不如说,这部电影告诉了一个我们所陌生的理论,卢梭的镜像理论。
  这部电影在教给我们一个理论,一个知识。
  这个理论是否为真实,或说是否为正确,是否为客观世界的正确抽象,这属于学术范畴,暂且不讨论(也没有办法讨论)。
  而是,这部电影,为这个理论量身定做,然后,告诉世界上看过这部连续剧的人予这个理论的知识,虽然,用了近乎神秘主义的方式,这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成就,当然,这也需要很大的投资。
  我们再想想中国的教育。
  中国一直没有过,(当然,是据我所知)哪怕是一部这样的,用来告诉观众一个知识讨论一个知识的,电视或连续剧。
  中国的电视与电影,他想要说明的东西太多了,而这些太多的东西,更多的却是社会道理与伦理方面的。我不是说这方面的内容不重要,相反,到了一定的程度时,这些反而是主要的。
  但,中国的影视的思路根本就没有打算过用它来进行科普,用生活剧来进行科普。
  在这方面,根据四级的真题(1999年6月)的有关阅读资料,提到过,巴西的连续剧,由于当中的很多都出现这样的现象,“尽管这些肥皂剧从来没有着意去涉及人口繁殖问题,它们只是描写了中上层阶级的生活价值观----少生孩子,独特的性观念,妇女在外工作。肥皂剧传播着这些信息,使得人们逐渐认识、理解了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人生观,这种生活方式和人生观被认为很有吸引力。”
  巴西的人口增长率从2.99%(1951~1960)降到了1.93%(1981~1990),从而在降低人口增长率方面成为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之一。
  
  这是影视所本身就可以含有的影响力,是一种文化影响力,一种可以影响到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于世界观的东西。
  在这方面,中国是欠缺的。
  美国在这方面很早就注意到了,根据清华大学传媒系主任尹鸿教授在2000年的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好莱坞的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发展》的讲座中所提到的,美国在1927年就已经对中国的电影市场进行了到目前(2000年)为止中国都还没有作出过的详细而全面调查。
  而好莱坞的电影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尹教授的观点是:告诉我们的是,美国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对他们那个我们教科书上一直都在唾弃与谩骂着的美国社会以及调控着那个社会的美国联邦政府的一个广告,在向我们推销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民主意识等等……
  我们目前看的《lost》及很多影视,《24》等,都是不用收费的,都是在BitComet上免费下载的。
  但,美国的制造公司不怕,因为,当我们都有了这种好莱坞趣味以后,他就可以控制中国市场,就如那六个大制造商联合起来,滥用知识产权,然后对中国的DVD生产线收高额所谓的“标准”费一样,中国的电影市场,至少有部分是他的了。
  也如可口可乐免费投资第一条生产线一样,中国的可口市场,它也可以占有一部分的了。
  而中国的影视业,根本就没有这个思想,甚至没有这个概念。
  看那些泛滥得不能再泛滥的,却没有多少可以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清剧,那些连“格格”并不是公主的满语都搞不清楚的清剧,那些到目前为止都没有把“三跪九叩”给搞清楚并表现出来的清剧中,就可以看出中国的影视,是什么样子的。
  本来,末代皇帝,一部完全中国的题材,却是好莱坞里拍出来的才多少能够反映出当时的概貌;至少,他那里用的是故宫,而不是横店里的那些假宫……
  相反,更多反倒对《秘史》感兴趣,就连导游说到故宫时,都只是说那些皇帝的变态行为,而不会告诉游客更多的关于大政的东西。
  
  引起这样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这里也追究不了那么多了,也许中国拍出来了一部《lost》,然后,放到中央台来播,呵呵……看的人,也不多吧,能看懂的,相对于我们国民的数量来说,也是一个小数目吧。
  这也许是我们整个民族所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如何解决人口素质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6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上来.午夜上来控访.旧贴重翻.
依然为楼主的执著而动情.真的.可以坚持的写下这么多
是值得佩服.
遐逸 兄.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4-4-20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