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后院

 找回密码
 加入后院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林风

追忆少年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3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睡到下午1点。
  在图书馆一口气读完了《边城》
  很美的人,很美的文字。
  湘西的水城小镇,清澈的水,清澈的人
  翠绿的山,蓝蓝的天。那里仿佛与世隔绝,
  更如世外桃源,生活简单,却不单调,物质简朴,却活得快乐。
  那清新水土,滋润着淳朴简单却可爱有趣的人。
  花儿一样的翠翠,在水中长成,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天真,活泼,清澈。虽与70岁的爷爷相依为命。
  却过得快乐,无忧。十四五岁的女孩心,真是是那样晶莹剔透。
  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少女也慢慢长大,情窦初开时
  也让无忧无虑的少女心镀上了薄薄的感伤和忧愁。
  但是那些美丽的心伤,只是偶尔在心间掠过,
  那些美丽的遐想,那些青春的悸动,也是不经意的会在心间撞击而以
  不料镇上有名望的船总两个儿子皆英俊,年轻而有为,也皆多情之人
  却偏偏都喜欢上了美丽可人的翠翠。
  兄弟俩皆是有情义之人,没有为了心爱的女人反目成仇
  只是大哥因为心伤出走行船却溺水而死,年轻的弟弟心伤也有愧
  爷爷也因为翠翠的事而积虑死去,
  然而这一切,年轻的翠翠并不知道,她的心在三年前端午节的一个夜晚
  被一男子轻轻的拔动着,她也不明白那是不是就是少女的爱,
  慢慢长大之时,她开始对那男子(傩送,也就是船总的小儿子)
  有微微的动情,但她害怕害羞,毕竟她只有15岁
  她依然每天陪着爷爷,为过路的人摆渡,日子简单也无忧,
  只是时会有美丽的惆怅盈满心间。
  直到爷爷的死去,她才突然间一夜长大
  爷爷是她的依靠,她最亲最爱的人,
  可想而知,他的离去在15岁的翠翠心里所带来的痛苦
  而她的芳心系着的人,却还离家出走未回。
  ~~~
  但这不是一个悲剧的故事,
  爱情跟亲情都不是主线,
  人的美,山水的美,生活的美才是小说的主题。
  读完仿佛在炎火夏日泡在清凉清澈的泉水间,
  就像品着一杯淡淡幽香的龙井茶。
  时也会有轻轻的感伤,但是在感伤的同时
  依然有柔情,有美在。
  谢谢沈从文,在细雨飘杨的下午,给我醉心的佳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4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没留贴了。林风,好久不见。

看沈从文的书,喜欢沈从文,是高一的事了吧。
《边城》自是其中之一。昨天跟人家说起沈从文时竟忘了“边城”二字。反而记得《长河》。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安宁、静谧。小说与散文,这种韵味都是很浓的。

《边城》是挺单纯的作品了。《长河》就好像掺杂了些许政治因素。给我的感觉也有点繁琐。
不过,高一,距现在太久了,那时的感觉,现在是找不回了。现在再重看,也没那种感觉了。心浮气躁。怕是连单纯的文字也看不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夏至未至。
有时一个人自弹自唱真的有些孤独。
书是最好的朋友。不管何时何地,离不开阅读。,
我记得初中那时五四那些作家,我读的是鲁迅,巴金,老舍等人的作品。
如果说,对鲁迅是一种敬佩,一种仰视的话。
对郁达夫,则有一种心灵上的亲近,他的真性情,他的苦闷真的很让我感动而
亲切,特别是他的沉沦,那种青春的悸动,燥动。曾几何时,自己也曾有过
对徐志摩,则有一种仰慕,他的彬彬风度,他的才情,他的赤子之心,很有魅力。
沈从文,很淳朴的一个人,也是一颗赤子之心。
没读过他文字时,就了解到他跟张兆和的爱情,他在北大讲不下课时那种真诚
这些天读他的文字,很为他那种淳朴,那种对湘西水土的深情,为动情。

很奇怪,每次都是快到考试时,自己才更有心思和时间去读自己喜欢读的书
回归图书馆的日子,感觉也挺不错。没有课的日子,可以随心的读书,随心的睡觉
随心的看电影,随心的生活。淡淡的日子,淡淡的过。

[ 本帖最后由 林风 于 2006-6-25 01:1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6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我剖析

睡眠不够的人,的确会比较烦燥,或者说是脆弱.
一个人这样子悲春伤秋半年了吧.
在想是不是应该结束.比竟大三即将来临,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不应该沉溺于这样虚无的状态.

很多人告诉我,我是个有才华或者说是个有未来的人.
我感谢他们对自己的肯定和激励.有时候我是个很自我的人.所以
难免为这样的称赞而沾沾自喜.
因为看多了一些文人骚客的行云流水的文字,也以为自己有了文人的气质.
也因此感怀,因此悲天怜悯,因此而故作深沉或者自我陶醉.
因为写了几个文字,也自以为可以算是诗情生活,卖弄才情。

很悲伤的发现,原来自已一直口口声声标榜的真实生活,真实做自己
其实到头来,发现的却是虚情。
没错,回顾自己的所做所为。用虚情两字来概括最合适不过。
用性情中人来做幌子,
用赤子之心来自欺人。
为何要一再的标榜自己生活的不羁浪荡,标榜自己的洒脱从容?
其实真的是这样吗?真的对生活是一种无谓的态度?真的可以洒脱的面对
得失成败??那不过是所谓的虚荣罢了,或者更多的是想引人注目。娇情的让
自己羞惭难当。
为何总是要刻画孤独,夸大孤独,难道生活有那么多没有由来的感伤?
伤春悲秋仅仅是卖弄之嫌,借此来张杨自己,来博取异性的关注吗?
用细腻,用所谓的浪漫,所谓的感伤,相互安慰来寻求异性的喜爱。
博取她们的同情和温柔。
虚情得让自己害怕。惭愧。
我甚至怀疑此刻写这些文字,
是不是也是一种卖弄,为了向世人展示自省的勇气
为自已开脱,寻找台阶。通过否定自己来肯定自己。

怀疑,,,迷茫,,,
我究竟有没有拿出真诚出来解剖自我。
我的目的何在?自省难道不是为了改正,为了超越。
为了迷途知返?可此刻我已开始怀疑我的诚意
我甚至已在大脑里试图寻找种种理由来否定我的初衷。

再回视大学两年走过的路,我有没有辜负自已的青春?辜负我曾经信誓旦旦的追求?
试图平静客观的去看待,也并非没有收获,也并非没有成长。
可本来可以做得更好,收获更多。
是付出的不够,还是没有老老实实的去奋斗,去生活。

也许本质就出在自己的:
浮躁,追求虚名,太过自我,沉溺于虚无飘渺的情感世界中,
缺乏毅力,守不住孤独,甚至自溺于孤独中,
不能脚蹐实地,有小聪明但满足于这种小聪明从而也无法超越。
缺乏诚恳的态度,虽时有反思自已,却总是找着这样那样的借口而没有坚定去改正。
有热血但不够血气,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
自以为是,总是觉得什么事情都懂,但做并不一定可以做好
~~~~
还有很多,
自已可以坚定去改正,去超越吗?
或者说,我有没有那种斗志?
不缺少自省,却总是不能脚踏地去超越自己
何时可以摆脱虚情,何是可以拿出血性?

大三,应该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心里总在想,应该如何去转换生活的方式。
有很多的想法,很多的计划。
只是,到那时,自已可以做到多少
就像初进大学那时的热血激情,自己又做到了多少。

我无法给自己答案
未来不是梦,但是未来也不是可以如自己
想象中那样。
尽量的摆脱虚情,以诚恳的心态去生活,去追求。

胡言乱语,不知所谓,
零乱吧,无妨叫它自剖吧。

[ 本帖最后由 林风 于 2006-6-27 00:1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8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始终乐于相信:你的文字,源于内心。

很多时候,自己是在懊恼中度过的,真的。
追求完美,理想中的绝对完美,并承诺为之倾尽全力,做最好的自己。所以一份报告别人打印我坚持手写,就为一个标题的字体写得自己不满意,撕掉几乎是一半的稿纸,几页几乎写满了的也被自己撕掉,心痛是有的 ,可是写得那样是我真的不想要 。有时候静下心来,觉得自己几近变态,那有必要吗?不知道。
考试几乎全部人作弊了,我没有,在她们讨论从别人手中拿来的试题,答案时,我逼自己上床睡觉,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足够的意志,足够的坚定在有足够的外因诱惑我时去拒绝。心很不是滋味,一方面是对自己满满的自信,一方面是觉得仿佛自己不参与其中吃亏了。我想如果我想要试题是绝对不比她们拿得晚的。可是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社会总是这样,当大多数人明目张胆搅混这淌水时,那少部分坚持对的也变成错的呢?她们张扬着 :这正是我们体现团结的时候。那么,我不团结,我脱离群众了吗?我错了吗?
我在想自己是不是一种伪坚持,如果我真的是有自己的坚持,我还会为这些感到不平衡吗?跟一位师兄谈了,师兄说,其实在自己不断的思想斗争中战胜的,就是你的坚持了。我不再多想,躺在床上,一遍一遍听奶茶的歌:这一条路是未知数,没有人拥有地图,我明白自己身在何处。。。。。。我很在乎走这条路,有天能找到幸福,那时,请为我欢呼。。。。。。一遍,一遍。那次考试,我比最高分低了十分,我没有后悔。反而有一种很自豪,很幸福的感觉。良知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现实也休想泯灭我的良知!尽管在此用良知或许过于严重。
很想很想守住一份淡薄而宁静的心,可是越是这么想,越觉得自己焦躁不安。或许我们都还年轻,很多东西需要时间和阅历的沉淀,我们无法揠苗助长。

我在探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29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渡的过程是痛苦的.
我无法无视那些在心里跳动的想法.
和躁动的情感.我无法无视那些可以给自己
带来愉悦带来触动带来心灵激荡的文字.
原来,是我已经沉迷太深,
想在两者找一个平衡,本身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但,理性告诉我,我必须这样子做.
要不,我无法跳出给自己架上的思维枷锁
我无法走出用文字构建的空中楼阁.

只是很多道理都懂,去做却是件艰难的事情
两天,我试图平静而客观的去看待自己走过的路
很欣慰,我没有后悔过.而且回想的过程还有很多值得
留恋和感动的事情和人.
我再回顾自己一路写下来的文字.
有些惭愧.因为我发觉我的文字中过分的夸大了事实.
很多只是为了寻求一时心灵的快慰,或者用虚幻的美丽虚构着生活,
虚构着内心复杂的世界.
或许,夸大是许多玩文字的人的通病.我也难免,就像我会一再的沉迷在过去
也是将过去美化的结果.从而我得出的结论是:
我习惯将自己的想象寄托于已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物或事情中,
久而久之,我以为现实的也应该跟我想象中是一样的.
所以.常常期待,常常失望.从而悲春伤秋.从而有了这些无关紧靠要的文字

心理学,研究得不深,只看过菲洛伊德的一部分的书.
但是,我一直很自信而且乐于向人表现自己在心理方面的天份.
以前看小说,看电影,电视也总是喜欢研究他人的心理.
然而,有时发觉,最难研究的却是自己.
我从自己身上发觉很多矛盾的东西,让我有时很怀疑自己所谓的天份.

在这种胡思乱想的状态下
自然很难看得下那些国际贸易的条款
于是本想好好看书应付考试的,只能看起了闲书.
翻开前天借的一本西藏作家的散文集<你在何处行吟>
里面的作家都很陌生,只有阿来,以前看过他的<尘埃落定>
跟很多俗人一样,西藏也曾一度是心中的圣土,并通过影视通过文字
神游好几回.只是近年来的西藏热,让我不敢在人前提起西藏
其实在我想象中的西藏也跟真现在很多图片中的不一样.
说远了,文字不是自己喜欢的那种感性的文字,大都很纯朴,
讲述的人与事却很吸引人,让我更近距离的看待西藏
我妈我外婆是信佛的,而西藏人对佛的虔诚依然令我深深吃惊
也令自己惭愧.这是缺乏信仰的社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夜夜纵酒寻乐
内心却空洞无力.我无法做到像西藏人那样踏上朝圣之路.
可以顶着热日,徒步穿越沙漠,露宿风餐.只因为他们心中有佛在.有信仰在.

夜里读平凹画语,看到他写自己从一头乌黑密发变成秃顶的文字
不禁下意识的摸了一下自己的头发,也是乌黑亮晶.而且密得像森林
但是,人家之前也是这样的.所以心有担忧,前段子扫地时室友扫出一撮头发
应说是我掉了.但时我大力反驳.认为不可能.现在却有些怀疑.
但回头想想,家族无一人是秃顶方才放心.

期末考试,应付是不怕的.
闲来无事时,却也补看了很多经典电影.
又忙中偷闲在复习当中,也看了好几本闲书.
夜深人静只有手指敲打键盘的声音时,写下这些零乱的文字.
继续看电影吧,昨晚看了<海上钢琴师>
今晚轮到《罗丹的情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30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羡慕林风的宽松心境。
这个学期末,我算是过得很糟糕的了。发生了一些事。自己的。别人的。学业方面压力也比较大。心浮气躁。很多事都做不好。成绩也是下滑的了。
文字是很久没看的了。难得空闲。心境也难得宁静。很久没写过东西。不知是怎么回事。
看到林风提起阿来的《尘埃落定》。也看了他后来的《空山》(但没看完)。对阿来的文字,有一种难以言语的感觉。对西藏的民风,有敬仰。亦有不解。等有空再跟林风探讨一下。
要考统计学了。心有些虚。刚完成了课程设计。马不停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6-30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度想过,自己是应停下来了.
让这张贴沉下去,不写字了,
好好的生活,好好的思考.
只是,我控制不住自己.控制不了表达的欲望.
或许,我会偿试写不同类型的文字
但我去更愿意,将我比较感性化的文字写在这里.
我从来不相信,谁可以很理性的生活.
而感性也仅仅是一时的心里状态.
当我内心变得柔软时,我需要将这些沉淀下来的情感倾泻而出.

我想我会全面的阅读,但同时,自己所爱所好,也不会放弃.
有些阅读是因为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直接一点说,是为了求生.
但是,有些阅读仅仅是因为阅读时的快感.精神上的愉悦.
这种阅读我一生都不会放弃.

在此,真的很感谢双木女子和夏至未至.
或许感谢是多余的.
坦白的说,曾对你们都有好奇,曾想过会一会,
天南地北聊个天翻地覆.然而回头想想.
或许,在网络上反而可以轻松的交流,
恰当的距离,反而有利于彼此间相互的解读.
在虚拟的世界里真实的对望着.反而会更好.
现实跟文字中总有差距,而且人一到现实的生活.
总是会变得不知所谓.

谢谢,理解的谢意!
期末在即,大家都在水深火热中.
祝福你们.
也祝福后院所有的朋友们.

[ 本帖最后由 林风 于 2006-6-30 03:2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3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斩断七根六欲.潜心面壁苦读圣贤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恩,书海真的很单纯,很有安全感.
暑假我也要潜心修炼,过一段苦行憎的日子.
静.定.
P.S.书的世界也不是无情的
我们一起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总在想,我是因为没什么其他特别要做的事,才会那么甘心泡在书海中的。是的,从来就是个很乖的孩子,乖乖地读书,考试,上大学。虽然比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努力要少得少,可是,至少,骨子里是把读书看作很根本的事情的。
然而最近分心了。从未有过的分心。分心到,把学业拉下了。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书海对我很重要,它真的很简单很实在,很值得我为之付出努力。惟有学习,才是实在的。我这样想。书海,能带给自身一些本质上的提升,比起纷杂无常的尘世变迁,我宁愿选择这份永恒。
分心了的分心。失去了的失去。怎样弥补怎样重拾,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会以宁静的心态保持自我,保持书海带给我的本质核心。那样就不会迷失。也会活得实在而坦然。
当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做好自己,足矣。
常常会在现实中迷失自我。感性因子越来越浓。一度支配自我的理性,要慢慢把它找回来。呼唤自由。呼唤不被打扰的宁静生活。我要我的闲云野鹤。以前会抱怨生活的单调无味,却不知到了什么事情都涌来的时候,我才是真正的举足无措。日日冷暖。唯我自知。这份闲逸、静谧,是时候回归的了。
感谢林风。给我的留言、回复。来自陌生人的问候,很感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4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是个很泛的概念.
其实说读圣贤书也只是一时的意气之说.
更确切的说,我是不安分的人.这一点限制了我不能
潜心的在某一方面有研空有成绩.而只能是似懂非懂.
其实读得最多的书是所谓的闲书.在我才不理会"正经书"还是闲书
真正让自己入迷的是有兴趣能给自己或快感有心灵愉悦或震惊或悲伤的书.
当然,从来都不会否认学校的教育.虽然它依然不健全.
但个人认为,进大学,不是说你可以从教科书从老师口中学到多少知识技能以应付
以后的求生.
我更愿意认为,大学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文化的熏陶.
教科书只是一种工具.它或许有助于开启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打好应有的基础.
在大学中,我们一是拓展思维和视野.二是完善确立自己的思想.三是初步确立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四是学会如何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何加强自己心理各方面的情商.
而这些,不是所谓的教科书可以给你的.是你在大学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去探求学习获得的.
当然,基础知识是根基,所以我们不能忽视.但是也不能一心抱住不放.
你投入的再多.对你的事业甚至你的人生.也受益甚微.

或许这种论调.有给自己不好好学习,不大看重成绩找借口的嫌疑.
也未曾想试图去说服人家赞成这种观点.
可是,在没有人可以用更好的理由来说服自己的时候.我依然坚信自己.
而且坚决的走下去.

这些天也一直在想另一个很简单却又极其复杂的问题.
人为何而生?生又为何.
当然,思考的结果是没有结果.
但是,也坚定了另外一种信念.
人活着至为重要的是保持独立的人格,保持真性情,保持内心的丰富.
无可否认我们无法跳出现实,无法跳出对物质对名对利的追求.
世俗如我,绝对不是苦行僧也绝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而上面的追求也肯定会与名与利造成一定的矛盾.
而这个世界本身就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我们一直在寻找矛盾的同一性而克服去对立性.
人生的价值,人生的追求.且让我们用一生去协调这对矛盾.
无论是穷富.内心是自己的.
穷困时不怨天尤人,不屈卑奴膝,依然保有生命的尊严.人格的独立.
富有时,也不持富欺人,不一身铜嗅味,而是乐于助人.尊重每一个平等的生命
保有一颗悲天怜悯.有着崇高追求的内心.
当然,如果说,我已经能够宠辱不惊,那一定不但是自欺人还是无稽之谈.
但是,说我是心口不一,虚伪卖弄.我也不愿意承认.打死都不会.

难道凡夫俗子,就不可以有高尚一点的追求.
难道年轻就一定得肤浅.
我很愿意二十年后或者更远的未来
当我回视我的前面的生命时.
我可以欣慰的说,我就是我,世界上独一无二.
因为我有独立的人格,我有真性情.

因读书说到人的追求,的确有点拉得远了.
回头想想,读书为了什么?
如果说,说到目的就是世俗,那么无为之治,无为的人生是否就是
大有作为呢?又是很深奥的命题.非我辈所能参透也
还是留给哲学大师吧.且看英语去.....

[ 本帖最后由 林风 于 2006-7-4 23:4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6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贴时,突然想起在一个网上也是老是发这样的文章的一个人,没想到是同一个人  
   等我有空时再仔细地看一次好了,现在有点困,又到了睡觉的时间了
   有时也很想动笔写点东西,但是没有这种随感了,也就罢了
   有了电脑的生活,跟书本离得好远好远啊
   唉唉唉
   长叹三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6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林风的文字.没有缘由.只是读着很有感觉.却道不出好在哪
喜欢林风对生活对内心的坦诚.
一个敢于正视内心不足,敢于剖析自我的人.
相信,他对生命是热爱而又敬畏的.
一个执迷于内心的男子.往往也会被自己的心所束缚.
你似一直在寻找一种安宁,一种慰藉.一种美.一种归属
或者正因为没有归属.你方可以继续着你内心丰富多彩的遐想和探索
加油!祝福你.更期待你写出更多有生命的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那时花开.
也许谢谢仅是一句客套话.但对很多懂得自己文字的人
内心有难言的感激和欣慰.不敢说是高山流水,但是一个与你完全陌生
的人,只因为你的文字而走进你的内心.那种感觉有快乐也有温情.
谢谢你们.我的朋友.请让我叫一声朋友.尽管我们也许一生也不会见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早上考了英语.
感觉一般般.
睡觉,看电影.写字.自修,阅读,吃饭.
生活平淡,日子悠闲.
没有绿意盈然的笑容绽放心间.
也没有石子投入心湖荡起片片涟漪.
面临考试的日子.总是如此平静.平静也是一种生活状态
此时此刻.我喜欢这种静.内心没有杂念.
偶尔思考,偶尔让文字感动.让思绪放飞.

我想人不管处于什么环境都应该随遇而安.
这种安是从容,是一种面对生活洒脱的心态.而不是不思进取.
安于不能改变的环境.利用现实的条件,去创造去开拓属于
自己开阔的天地.去撑起一片灿烂的蓝蓝晴空.

突然又有了写下去的冲动.
只要有一个读者,有一个真正可以读懂的人.就已足够
就算没有,那就写给自己已经逝去和将要逝去的青春吧.
让文字穿透时空,在多年之后回首来路时.可以看清
生活和心灵成长的轮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6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着你文字,我想起了家乡的夜。
我在想,那么深厚的夜
故乡的草卷曲在墙根下盹睡
而萤火虫,一只只小小的萤火虫
是怎么样把夜色吹白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天离别的气息很浓.
看着别人的离去.有眼泪有微笑.
有解脱有不舍.每个人都有难以言表的心情.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生活没有有留下青春的痕迹?
那晚在几位师兄送别酒会上.
几个大男人.喝到凌晨3点多.
个个肚子里装满了酒精和依依的不舍之情还有许多复杂的情感.
他们相拥而泣.我的眼眶也有暖暖的湿润.
师兄对我说:你还有两年,两年很快就会过去的.
好好珍惜现在吧.不要留给自己太多追悔的东西.
为何人总要在无法回到过去时,才懂得过去生活的可贵.
我陪他们喝到5点,扶着他们走在校道上.他们竟然流着眼泪唱起了
伤感的歌曲.那种感觉虽然有伤感却又是那么的温暖和难以忘怀.

大学进行了一半.我奋斗.我认真生活.认真做人,认真做自己.
没有太多可以追悔的.依然会不懈的努力.做应该走的路.
偶然停下来思考.反思.然后继续上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7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铃声飘过 于 2006-7-7 00:07 发表
看着你文字,我想起了家乡的夜。
我在想,那么深厚的夜
故乡的草卷曲在墙根下盹睡
而萤火虫,一只只小小的萤火虫
是怎么样把夜色吹白的呢?


呵呵.萤火虫.
那时我家门外种有桑树.晚上萤火虫最喜欢在桑树周围
飞来飞去.农村的仲夏之夜.那时闪着光的小精灵.成为
孩子们心中最为靓丽的风景.
现在,想起.似乎有好多年没看过那些美丽的小精灵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8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晚做了一件很傻的事.
开始对自己失望.对这个世界失望.
真想回到回不去的从前.回到外婆家的清水湾
长大是长长的惆怅.
生活充诉着太多令人厌烦的人和事.
也许,我是不符合这个世界的.
很羡慕年轻的翠翠.生活在那片纯净的土地
面对的是那些简单淳朴而又可爱可亲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后院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业务Q|工大后院 ( 粤ICP备10013660号 )

GMT+8, 2025-8-29 23:00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